2014山大日记:法学院 赵菡清

发布时间:2014/06/18 17:55:16   点击:  

6月17日 星期二

  今天,看完了《权力游戏:冰与火之歌》这一季的最后一集,只觉荡气回肠。没有了莫尔蒙司令的指引,骄傲又自卑的琼恩独自走出长城,借谈判之名寻机刺杀自由民之王曼斯;艾丽娅看着猎狗挣扎着垂死,头也不回的离开,一个人骑上马,乘上船,去向无面人的城邦布拉佛斯;小恶魔提力昂终于战胜了一直困扰着他的自卑,不再苛求他永远得不到的父爱;就连我一直不喜欢的瑟曦,都终于敢于挑战她那可怕的父亲,要求与父亲在平等的地位上谈判。再加上前几集中一直被网友称作“三傻”的珊莎在危机的关头冷静而成熟地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总结起来,就是这些晚辈们终于离开了他们一直以来的庇护,独自踏上了成长的旅程。
  乍看起来,《冰与火之歌》是一部充满了权术、阴谋、血腥暴力的小说。故事的开头,高贵而正直的首相被处死,坚守誓言的骑士被解职,国王被谋害,国王的私生子——哪怕还是婴儿——被追杀,以至于御前会议中充斥着阴谋家,野心家,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而根本容不下一个正直之人。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故事在年轻人中展开,我才发现,这本小说,写的还是成长。
  所谓成长,就是那一层层保护伞渐渐撤去,与那些曾经那些能够为你庇护,给你分担的人,渐行渐远。终于,走到了那伞罩不到的地方,不得不学着自己享受阳光滋润,也承受风吹雨打。渐渐地,习惯了自己思考,自己决定,当然,后果也自己承担。
  所以,与其说成长是年龄的增加,倒不如说,是一场远行,一场脱离 comfort zone(心理舒适区)的冒险。在这过程中,有人跌跌撞撞,少有收获;有人风生水起,成为人生赢家。也有那些个幸运儿,在他们的生命中,comfort zone(心理舒适区)无缝覆盖,以至于他们一直有人保护,无需成长。我们或许能决定自己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可是如何成长,却不是我们能把握的。大家喜欢的方式多半是渐进的,可是有时难免情势比人强。
  比如《冰与火》之中斯塔克家族的孩子们,都在远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就被卷进了权利的角斗场;《九州缥缈录》中的吕归尘,还是个连马都骑不好的小孩子,就被选作质子,塞进了去往东陆的大车;《艺妓回忆录》里的小百合,更是无从选择的自己的命运,就被卖到了艺妓馆。
  当然,与这些小说中的主角相比,我们大多数人的成长其实幸运地多,没那么跌宕起伏,也没那么荡气回肠。然而,这不意味着其中的滋味就寡淡了。那些拼尽全力终于成功后,连狂喜都没力气的空虚;那些意外的消息袭来时从指间向手臂蔓延的麻木;那些深夜中难以入眠的时刻,其中滋味,如果你曾经历过,自然会懂。我们的成长,虽是渐进式,可是,一点也没有单调,更不会容易。容易的,哪叫成长呢?
  成长的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想想小时候听着SHE的歌叫嚣着不想长大,还真是幼稚得让人怀念。



【作者:法学院研究生 赵菡清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