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历史学院 王喆

发布时间:2014/06/25 17:28:45   点击:  

6月24日 星期二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已是大三的终点。今天和前几天不同,没有了沥沥细雨与凛凛寒风,艳阳高照的天气里,我坐着公交车去趵突泉校区。公交车窗边闪过的风景没有变,人却走了又来,来了又走,一班又班车,在公交站台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到了趵突泉校区直奔口腔医院。智齿真的是很无奈,因为一直没有拔掉,加上最近通宵补作业、大半夜喝冰汽水,这次智齿发炎造成了连续几天的发烧、流鼻涕以及太阳穴和牙龈剧痛。镇痛片已经没有作用,好在连续几天的使用消炎药,终于好了很多,所以尽快到医院处理掉这颗多余的牙齿。医生不急不忙,问我是大几的,我反问学姐是不是研究生,答复后便被引导去做检查,应医生要求又去齐鲁医院做了一些检查……
  苦痛的经历后,我刚出医院大门,便接到电话,是阿克苏诺贝尔组委会的刘海波老师。我回校后,收到了去年社团团队参加公益活动的证书——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公益奖铜奖,心中异常激动,眼前又浮现起了去年前年支教经历的点点滴滴。想起了市团委孟帅书记,想起了中大街道的刘云香主任还有孩子们和老人们,还想起了当时在40度酷暑中热情负责的国学社支教团队的大家。我飞信通知大家,并祝贺大家,一份肯定我们青春热情与努力的获奖证书,几经波折终于到了。

  回校的公交车上,收到大家的回复后,我戴上耳机,听着《最初的梦想》。还没缓过神来,学姐打来电话说,过几天就要离开山大去北京工作了,另一位学长也要毕业回家了,想请大家吃最后一顿。前几天还在毕业典礼现场给学姐拍照留念,一眨眼,这么快就要离去了。
  晚上,支教团队一部分老成员新成员们聚在一起吃饭,碎碎念念,分享着几年的光景里的辛酸苦乐。阴差阳错,两年前也是在这里,一年前也是在这里,今晚还是在这里……



【作者:历史学院2011级本 王喆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