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7/09 17:58:58
点击:
见证过垃圾中转站的喧嚣,领略过甸柳庄小区的热烈,今天,我们“集圾如绿令”社会实践团队又踏进了平静安宁的友谊苑小区。
作为下午组的领队,我从队长——郅佳玮手里接过60份调查问卷,考虑到中午炎热的天气,我们最终将时间定在下午四点以后。下午四点半左右,伴着不太炽热的太阳与低闷潮湿的空气,我们一行人到达最终目的地——友谊苑小区。步行而至的我们虽然各个都大汗淋漓,但丝毫挡不住我们积极奋发的风采。进入小区内,队员分为三组,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发。我自己一队向着小区的中心出发,沿途可见乘凉的大爷大妈,还可见到顾看孩子的年轻妈妈,每次我们都会尝试着询问是否可以打扰几分钟。有时,当对象是热情的大爷大妈,我们会耐心的将问题依次询问,每次都可见实践活动队员的额头上如豆般的汗水。有时,我们会遭到拒绝,哪怕如此,我们都会微笑着说“谢谢,打扰您了”。
临近傍晚,由于小区内的人员有限,所以我们将两个组的队员派至小区附近的软件园的圆形广场中,而房尚奇与郭鹏同学则依旧留在小区内活动。我,徐云萍与王珺进入软件园的中心地带。在这里,随处可见悠然啄食的白鸽与灵动活泼的孩童,一派和谐自然之境。我们身处其中,内心地焦躁瞬间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安宁和内心的坚定。我将问卷给了保全大叔,大叔文化有限确非常认真,向我诉说这他所见到垃圾处理情况。我将问卷给了年轻妈妈,妈妈们很贴心地关心我们的苦辛。我们还遇到了曾经的学长,公司的职员,他们或积极的了解着我们的活动,或给我们传授他们曾经的经验。从他们身上,我们真真体会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
整个活动,我们持续到了晚上七点,赶在天黑之前完成了下午的任务。虽然没来得及休息,没有进水,没有晚饭,一身疲惫,可队员们的脸上浮现的是欣慰与自豪的笑容。我们为我们努力的成果感到无比自豪,我们又对我们彼此之间的默契、宽容、互助感到极大的欣慰。所谓,实践出真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给予了我们的努力与微笑,得到的就是理解与宽待。
踏着路边暗黄的灯光,握着手中满满的成果,我们说着,笑着,走着。很累,可我们不会停下脚步,因为在那属于我们的校园里还有我们家人等着我们回去。不错,“集圾如绿令”实践活动团队,就是我们所有队员的家。回到校园,做完相应的数据统计,完成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没有多余的言语,我们彼此之间只对视一笑,这一笑包含了我们对于彼此的鼓励与认可,没有什么时候比此刻更能感到我们的紧紧相连、密不可分,没有多余的借口,只因我们是“队友”。
【作者:药学院2013级本科 杨桂芝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