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外语学院 孙伟洪

发布时间:2014/07/12 17:55:54   点击:  

7月11日 星期五

  电影《海洋天堂》有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光明和黑暗的世界里,光明是永远照不亮每个黑暗的角落的。”确实,我们生活在正常人中,总是不了解特殊人群的坎坷。

  作为“敲门人”自闭症儿童教育模式调研团队的一员,我今天来到了贵州省贵阳市“欢乐船特殊儿童培训学校”进行调研。

  一阵温柔的钢琴声携着清脆的儿歌声引领我来到“欢乐船”的位置。我想象中自闭症学校的气氛应该是诡异与沉寂的,但是这里完全不同,充满了色彩与歌声、欢笑。一位老师热情地招待了我,和我聊了一个多小时,还送了几份精美的自闭症宣传资料给我。最为特别的是,她允许我与一位自闭症男孩进行交流,这在其他康复中心都是不可能的。

  这个男孩看起来十一二岁的样子,是这个学校一位老师的儿子,经过几年训练已经康复了很多。我看见他在画一幅水粉画,便走过去坐在他旁边,看见画上是两个人,一个手里拿着猎枪,另一个戴着一顶黄帽子。他抬头看着我。这与一般自闭症孩子避免与人眼神接触的症状不一样。我就指着拿枪的小人问:“你画的这个是什么呀?”他看着我回答道:“光头强。”问又指着另一个人问:“那么这是什么呀?”“熊大。”他回答得挺正常的,没有看出自闭症症状。我接着问:“你多大了?”他表情有些疑惑地说:“大。”我猜他可能理解成身材大小了,就换了个说法:“你多少岁了?”他犹豫着回答:“四……”我试着问:“十四吗?”他又犹豫地跟着说:“十四……”我见他在室内却戴着一顶棒球帽,就问他:“你为什么戴帽子啊?”他想了想,表情肯定地告诉我:“为什么戴。”我接着说:“对啊,为什么?”他也接着说:“为什么。”我才意识到他在重复我的话。这次就比较典型地表现出了自闭症患者行为刻板重复,时常重复别人的话的特征。我又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啊?”我话音刚落,不到一秒,他立马大声回答:“我叫罗昊天。”看来应该是老师重点训练过他回答名字的对话。这时老师来叫他收拾绘画工具,他就开心地将调色板和小水桶拿去清洗,把颜料很认真的码放整齐,比一般小孩都细致。我看他坐得离我有点远,就对他说:“昊天坐离哥哥近一点好不好?”他犹豫了一下,就挪了过来,口中说到:“近一点。”我又接着问他其他问题,但是他大多以我原话的后几个字回答。

  我与他的交流时既尴尬又无力,但是看着他纯真的眼神和完全没有防备的表情,我却感觉心里柔柔地发痛。生活在光明中的人会被黑暗灼伤,生活在健康人中的我也被自闭症儿童的处境刺伤。

  文章和李连杰主演的《海洋天堂》将自闭症患者家庭的泪水放在观众的手心。亲人至死还在担心自闭症孩子以后没有人照顾,自己平时掏心掏肺的付出又得不到孩子的回应。苦难中没有安慰,只有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其实,不是自闭症孩子感受不到爱,只是他们不懂得怎样表达。

  如今有自闭症倾向的孩子越来越多,家人的不了解导致延误矫正,社会的不了解又为自闭症家庭带来误解和伤害。我多希望将自闭症的正确认识带给社会,带给更多的家庭。也许下次孩子不能与人交流时,家长就不会认为“长大一点就好了”;也许下次公交车上遇到“乖戾”“没礼貌”的孩子时,乘客就不会直接论断“家教不好”。因为有了解,就有包容;有包容,就有爱;有爱,就不会有伤害。

    “爱的海洋,就是天堂。”



【作者:外语学院2012级本 孙伟洪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