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医学院 李翠

发布时间:2014/07/30 17:13:50   点击:  

7月29日 星期二

  时光匆匆,白驹过隙,就像与一位相见恨晚的朋友正相谈甚欢时突然因为某种不可抗拒的理由而不得不忍痛分离一样,我马上要和我为期一个月的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志愿服务之行说再见了。回顾这一个月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无论是温暖的、感动的,还是手足无措的、气急败坏的,发生在这里的一切都变成了珍贵的回忆,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我的工作地点是宣教课堂。这是一个在其他医院找不到的部门,也是一个最能体现医院“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宗旨的地方。在这里,初次就诊的病友可以享受我们提供的绿色通道,不需排队挂号即可得到生殖专家的诊疗;每天的每个时段都有关于生殖知识的不同阶段的课程讲解,帮助处于不同治疗阶段的病友了解基本治疗知识,明确各时期的注意事项,以便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病人的化验单的讲解、疑难问题的咨询、个人困难的解决都被包括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中。病人的事无小事,我们的工作就是为病人提供方便,减少病人就诊的困难,尽量为病人节省时间。

  宣教课堂事务繁杂,人流量大,是所有病人来医院就诊时都要接触的部门。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面对这么多性格迥异的病友,我学到很多从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最大的感触就是对待病人要耐心,要学会感同身受,还有就是要注重细节。来就诊的病人中部分人的学历都不高,还有一些来自乡村的农民,他们往往听不懂医生护士的讲解,也听不懂我们宣教课堂上课老师的介绍,或者有些人过于担心病情,总会一遍一遍的询问。一开始我很不理解,觉得没有必要这么小心,因此对待病人的态度也显得不耐烦。可是当我了解到他们为了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所走的路、吃的苦时,我才意识到这一次次的治疗对于他们有多么重要!因此,不管遇见怎样的病人,我都会耐心倾听,仔细讲解,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其实这一个月以来最大的收获是我对于生殖医学的态度的转变。来生殖医院的人大多是患有不孕不育或者家族遗传病的夫妇。提到不孕不育,相信大多数的人会觉得不好意思,有人甚至还会表示出嘲讽、讥笑,这些表现与电视上铺天盖地的不孕不育医院的广告不无关系。一个月前,我和大家的看法是一样的,但是今天的所见所闻让我完全改变了对此的看法。当我看见一位女性病友对着走廊里的一对卡通小男孩小女孩发呆,眼神里满是渴望和疼爱的时候,当一对夫妇操着我听不懂的家乡话说了一大堆,却用接近标准的普通话说出一句“我家有先天性心脏病史,我们想要个没病的孩子”时,当满屋子五十多个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的成年人认真的听年轻护士的讲课、像小学生一样一字一句地记笔记的时候,我的眼泪忍不住滚落下来。他们丢下工作,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全国各地的跑来跑去,就是要完成一个普通人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如此正常的需求,我们为什么要对他们另眼看待呢?

  快乐而充实的时光总是过的飞快,马上就要和我心爱的宣教课堂道别了。我相信,这段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坐着102路公交车去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的日子,会成为我脑海中一段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



【作者:医学院2011级本科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