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药学院 黄晓妍

发布时间:2014/08/09 17:40:59   点击:  

8月8日 星期五 阴

夏日的济南,一如既往的炎热。直到凌晨四点也依旧清醒,不得不归功于这十分的燥热,当然,更多的还是回家的兴奋。踏上晚点了三个小时的火车,度过了有说有笑的两天两夜,终于回到了那个魂牵梦萦的地方——家。

有人说:“这一刻的自己总比上一刻的自己成熟,因为成长的路上总是有所收获。”坐在书桌前,静静想来,这个暑假我是有所得的——读懂了两个字:“父母”。

早在暑期社会实践时,我们“爱药护航”社会实践队一行六个人的布谷鸟特需儿童之家一行便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三个小时的时间里,特需儿童之家的焦院长和刘主任除了认真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外,还为我们讲述了许多脑瘫儿童的父母为了帮孩子治病四处求医的故事。虽然故事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父母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孩子无法像正常的孩子那样生活学习,但是这些故事带给人的感动却是无可附加的。“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然而,是否所有的爱都可以克制,是否所有的爱都是清醒而理智的呢?答案显而易见,并不是所有的爱都是理智的。有些爱,有时偏激且疯狂,没有理性可言,父爱与母爱就是这般:“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为创新实验所牵绊着,本是不打算回家的。直到知道了母亲需要动手术的消息,才急急改签了车票,巴不得能立刻回到家。手术虽然很成功,但看到母亲的那一刹,我还是极力忍耐着即将倾巢而出的泪水——一向自以为硬朗的母亲满面倦容,说话也无甚气力。长久以来自恃博闻强记的我在当时的环境下,竟是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来诉说我的心痛。现在想来,我当时的心境,莫过于“憔悴支离人碎”这句话吧!从前我们想成为他们,现在他们反倒变成了从前的我们。有时你觉得已为为他们倾尽了所有,到头来才发现,你眼中的所有还抵不上他们曾经付出过的十分之一。尽管一路学着照顾她直到平安出院,但当我执笔想写下自己的“功绩”时,才发现,我以为现在的我在他们面前很强大,能做的事很多很多,实际上不过很少很少。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当代作家莫怀戚在文章《散步》中这样写道。《散步》正如同散步一般,没有华丽的文字,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留下淡淡的一笔却能让人久久回味。

或许,人生也正如同散步一般,无需过度的华丽,无需太多的跌宕起伏。一路走来,最后发现自己又回到起点,那时候才会明白,那两个一开始就陪伴在左右的人才最值得珍惜。



【作者:药学院2012级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