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医学院 王子龙

发布时间:2014/08/11 17:38:03   点击:  

8月10日 星期日

  经过了一个月的酷暑与暴雨,今天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凉爽。趁着郊区土路已干,微风徐徐,我开始了暑假的社会实践。

  今年暑假是我第一次参与团队调研性质的社会实践,所以从找团、分工再到实践,每一项都是考验,但同时我又充满好奇与信心。我参加了“为家人护水”山东青年返乡环境调研团,而我的主要任务就是调研我的家乡——齐国故都临淄农村地区水源污染情况。现在的临淄,早已退去了春秋赵国时期繁华与古朴,取而代之的是以齐鲁石化为首的重工业的兴起。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破坏,尤其水资源为甚。通过这次调研,我注意到家乡政府对水污染改善的努力,同时也注意到了一些奇怪的问题。

  对于环境调查,我曾经在初中时以个人名义进行过,但是那只是对一些路口车辆交通情况的调研。而这一次,参加的是省里的调研团队,从各个方面来说我都要非常重视,因为这不仅是我个人的社会实践,同时也想为家乡的环境尽一份力。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所掌握的知识仅仅局限于上学时学的一点基础和自己课外了解到的医学常识,对于环境学,几乎是一窍不通。所以从放假开始,我就着手研究一些有关水资源的知识,希望在走访乡村群众和分析家乡水源地环境时不至于一筹莫展。可是真正到了走访乡村群众时,却发现并没有那么复杂。因为现在农村地区都引入了饮用水公司的矿泉水,调查走访都非常方便,但是由于我无法接触矿泉水公司的核心环节,同时又没有专业检测设备,所以只能进行表面的调查。不过团队给的调查问卷也缓解了我的压力。

  首先我来到了官道村,之所以选择这个村,是因为它依靠临淄的生态公园太公湖。在临淄有这样一个说法,淄河两岸的环境差异巨大。所以我也想以此来判断临淄的水源环境差异。在这里,我走访了当地的村民。村民告诉我,他们的用水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饮用水,使用的是我们当地最大的天齐渊矿泉水公司的管道输送水,各家各户烧开后再倒入饮水机的过滤桶中。这让我非常吃惊,因为这里临近淄河,我以为会就近取水或者用压力水丼,没想到现在的基础设施这么发达。不过这也非常让人欣慰,村民的用水观念的提高,也保证了他们能够喝到健康的饮用水。

  另一个途径是村中也自己打地下水,村里有自己的砂率网,村民通过这个自来水管道进行养殖、浇灌农作物和洗衣服。当我问起村中是否担心用水安全时,他们回答当然担心,这里原来紧邻一家化工厂,水源当然污染了。现在化工厂虽然搬走了,但是经常土地上出现酰胺的白色印记。可是担心又有什么用呢?治理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当我问到村中经常发生的疾病时,却得到了腰椎间盘突出这一答案,并且女性的发病率远高于男性。这个村中外出务工人员很少,男女比例相当,在田地中耕作也是夫妻之间相互帮助。所以我判断直接原因是由于常年的耕作,可是这种差异的原因,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而后,我来到了淄河东岸的聂仙村,在这个大棚种植村,我在农田中找到了一户住在农业棚里的住户。通过聊天得知,他们刚刚在村中建起了二层小楼,现在只是暂住在这里。当我问起他们的饮用水源时,居然也是饮用的天齐渊公司。看来那家公司的饮用水应该是有保证。而养殖农业用水也是村里自己打井通过砂网过滤,然后各家自己用压力水井进行取水。看来原来关于淄河的老话现在已经过时了。

  可是让我惊讶的是,最普遍的疾病是癌症,各种癌症都有。可是附近毕竟没有工业设施,这种影响究竟从何而来?据说村中的老人基本上六七十岁就患癌症去世,并且年轻人癌症发病率也逐步升高,这一幕幕现实是我没有预料到的。

  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回到了家中。看着一张张拍摄的照片——村民脸上和蔼可亲的笑容,一份份调查问卷——村民对于疾病的无助。一次水源环境调研却再一次唤起了我未来作为一名医生的内心。我会尽快完成调研,希望对家乡的水源环境有所贡献。



【作者:医学院2013级本科 王子龙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