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政管学院 徐伟轩

发布时间:2014/10/07 19:18:15   点击:  

10月6日 星期一

  入秋的济南可谓凉意十足。叶,伴着晨风簌簌飘落。今年的十一长假,我没有外出旅游,也没有回乡探亲,虽一直在学校,但我的确度过了一个别样的假期。

  国庆节前,我有幸成为由山东大学主办的登州文会馆15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的15名志愿者之一,并负责与会老教授的专职对接工作。昨日,我们的志愿工作已随会前的筹备和参会嘉宾的陆续到来而启动。今日9时,纪念登州文会馆150周年研讨会正式开幕,并开始了全天紧凑的会议日程,而我的志愿工作也进入了实质攻坚阶段。清晨,我即从洪家楼校区赶到中心学人大厦,并将所对接嘉宾按时引导到明德楼会议地点,之后我又与其他志愿者分工合作,进行文会馆展台布置,为研讨会的顺利进行尽自己的一份力。下午,我又参与了部分嘉宾的离济送站和会议结束的整理工作,让自己的志愿服务真正做到了有始有终。

  的确,此次纪念登州文会馆150周年学术研讨会无论从举办规模还是参会人员看,都堪称一届盛会,也是山大十一长假重要的学术活动。作为志愿者,我直接面对的是参会的教授嘉宾,自己的言行直接关乎山大学生的形象。同时,无论是房间住宿,会议引导,还是展台介绍,站台接送,我们都需要与嘉宾的真诚沟通,把握工作细节,做好山大名片作用,可谓责任重大。

  一天的志愿服务,虽然有些忙碌,但我却受益良多。通过此次研讨会,我了解到了登州文会馆与山东大学堂,齐鲁大学的历史联系;无论是专家教授的学术报告,还是文会馆纪念展台的展览图片,我都感受到山大的厚重底蕴和历史渊源。的确,汗水的付出必然会有回报,为了使志愿服务避免细节出错,做到环环相扣,自己和其他志愿同伴反复查阅山大历史与建设概况,熟悉会议流程,但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厚重的山大精神,特别是在与参会嘉宾老校友叶涛教授的对接与交流中,更感受到他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那老山大人的人格魅力。回顾今日志愿,或许还有些稚嫩,但自己的确锻炼了能力,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与历练。

  明天的十一长假行将结束,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也随大会的落幕而进入收官阶段,但我的大学志愿却必然继续前行,爱之如初,因为有它,让我的大学生活富有内涵。



【作者:政管学院2013级本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尚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