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05 18:13:49
点击:
昨天的这个时候,我作为外院合唱团的一员,站在洪家楼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的舞台上,迎来了外国语学院迎新晚会的谢幕。舞台上的灯光闪得我有些眩晕,拍完大合照走下舞台,换下踩了八个小时的高跟鞋,望着舞台,望着我曾经向往的聚光灯,我的眼前渐渐模糊了。今天,我向团长提出了退出申请。大三的我,正式从合唱舞台上“退休”了。
前两年的迎新晚会,我的身份都是观众。对于有颗舞台心的人来说,坐在台下看别人闪耀光芒,是一件寂寞的事情。今年十月上旬,已经大三的我重返外院合唱团,迎接大学阶段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迎新演出。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外院第一次成立了定期日常训练的合唱团,第一批成员都是来自2012级和2013级的本科生。每周雷打不动的训练,使我们中的很多人开始认识合唱,欣赏合唱,热爱合唱。备战合唱节的日子里,我们每天在艺术楼教室里一站就是四个小时。排自选曲目《雪花》的那段日子,我感冒了整整两周,说话都上气不接下气,但排练时间紧迫,我只能硬着头皮参加一周两练,白天在宿舍里还会自己加练。嗓子不舒服,碰到高音只能硬上。当时大三的蒋浩学长、李砚君学姐和薛爽学姐,以及大四的李然学姐都来帮我们抠细节,作指导,每一个音符每一拍,每一次换气都要精益求精。比赛前的一天,当我们在排练厅里唱出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一遍《雪花》之后,团里的好几位同学都流泪了。与其说我们的歌声称颂的是雪花,不如说是唱出了我们自己,心地纯洁,永恒不渝。
今年十月份,合唱团又一次纳新,迎新晚会距离纳新只有二十天,任务的紧迫性可想而知。十月九号,我重返合唱团,一方面是想满足自己参加迎新晚会的愿望,一方面是因为对这个大家庭的留恋。再让我感受一次这种温暖的氛围,哪怕只有二十天,对于我来说也足够了。我们排了大小两首曲子,其中大曲子是日语版的《邻居家的豆豆龙》。这二十天的训练比我想象中要辛苦很多。大部分时候都是主旋律的女高这次成了伴唱,音高和节奏都让人不太适应,就更不用提满篇的日语歌词了。多少个夜晚,我们在六号楼的教室里,认真斟酌着每一个音、每一个动作。记得这个学期合唱团刚集合时,我们七个老队员面对满屋子的大一新生,充满了陌生感。而如今,我即将离队,想起可爱的学弟学妹们,心里装着的更多是不舍。
一年前的今天,我正式成为了外院合唱团的一员。今天,我即将离开这个陪伴我度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大家庭。离开之前,我想说声谢谢,感谢若涵团长对我这个大三老学姐的接纳,感谢学弟学妹的友爱,感谢所有人的宽容。如果说这二十天里我们老队员曾经对这个团贡献了自己的一点点力量,能为这个团的明天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能够为大一的新成员树立哪怕是一瞬间的榜样,我们也就没有了遗憾。现在看来,我已经站完了最后一班岗,把这个舞台交给更年轻的同学们了。
外院合唱团,我们不说再见。
【作者:外国语学院2012级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