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信息学院本科生 胡平舸

发布时间:2014/11/11 18:33:03   点击:  

11月10日 星期一

  早六点的兴隆山,还罩着晨曦的雾纱。与往日一样,我沿着欣园往西,准点准地儿去小树林早读。不经意间,马路北侧冬青树与长满“爬墙虎”的楼墙之间,似有喃喃说话声。走近之时才看清楚,是两位工人在维修暖气管道。狭小的一个开挖空间,一人俯身一人仰面,正艰难地在粗粗油油黑黑脏脏的管道上缠绕着什么。两人满身泥垢,满脸尘土,但笑着说着,干着乐着。

  “早呀,师傅们!”我说。“早,四点半就起了床,天不亮就来了。”一位师傅迎答。“干嘛那么早?”“快通暖了,活儿多人少,不赶早会误事,这都干半个多月了。”“师傅您真辛苦!“你读书不也很辛苦吗?都一样,乐意就好!呵呵!”

  不经意的事、不经意的人、不经意的话,细细品读,感慨万千!屈指算来,成为山大学子“进驻兴隆山”已满两月。在这盼亲想家、思乡恋土的日子里,校园里的保洁员、保安员、炊事员、管理员……,从睁眼到熄灯的视野里,时时都有他们相伴的身影。他们与噪声、粉尘、泥土、灰烬距离最近,干的都是体力活儿。但你仔细观察,他们虽苦虽累,但却无畏无怨,笑着甜着,乐着做着。山大校园能有美如花园的别致美景,他们,这些被我们称之为“园丁”的人功不可没!

  此时此刻,我看到了一种美,这种美叫爱岗敬业之美。800年前,一位老人写过一句词“事如芳草春常在,人似浮云影不留。”一位校园里的维修工,谈不上什么事业,但事业之心、之责、之愿犹存,担当精神、担当意志、担当力量强烈!这些叫责任感的珍贵的东西,就是一个人立于今生今世风雨之中的金字招牌。“保暖通”是他们的责任,“事思敬”是他们的担当,“怕误事”就是他们“敬事”的写照。为了所敬之事而放弃生活享受,为了一个愿望而全身心投入,为了一个承诺而不遗余力,我们的园丁就是这样把责任重重扛在肩上,高高举过头顶,你说,这种默默造福于山大人的善举,是不是人生价值的倾情演出、完美绽放?

  此时此刻,我看到了一种美,这种美叫热爱劳动之美。劳动创造人,也创造人类社会。我们今天所享受的一切人类文明,它的母体都叫劳动。社会劳动确有分工,但“泥腿子、煤黑子、农民工、打工仔”都是对劳动的不敬。暖修工下的是粗糙力,工作环境简陋到零,但他们所创造的价值既圣洁又高尚。不管你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大学生,一切劳动都应受到尊重,不劳而获不是生存定律,一夜暴富也不是人生常态。普天之下,没有什么比劳动更高尚、更充实、更光荣之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劳动者,应该成为我们莘莘学子永恒的追求!

  此时此刻,我看到了一种美,这种美叫友善校园之美。兴隆山校区青山绿水,干净整洁,内秀灵动,大气典雅。山大人也像大山,包容向上,稳重可靠,忠实友善,大善大德。这就是品德美,这种美的凝结,与每一位山大人息息相关。当今社会,资源有限而竞争残酷,所有社会压力的末端,都要扛在包括我们的教职员工和求知学子肩上。此时此刻,生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温润,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需要我们汲取他人的力量与智慧,相互扶携,抱团取暖。我所看到的山大人,大家不企光鲜,不图虚名,摒弃浮华,传播善念,在风雨中紧抱信念,将友善奉为了上品。我总想,如果我们都能够在向善、崇善、为善、扬善之中坦然度过每一个晨曦,那么,我们每一名山大人就一定能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坡,去领略人生的别样风景。

  且看那两位暖修工身旁爬满房墙火红一片的“爬墙虎”吧。其实,它不是“爬墙虎”,是一种叫“地龙”的伏地植物,它也不像枫树红叶有名有分。春夏季节,不管它伏爬于地、贴附墙上,还是缠绕窗棂、倚树攀升,其实都不起眼,不为关注。但你看深秋的它,五叶梅瓣,大如指掌,厚重结实,火红鲜艳。“红叶”暖流交像映辉,这个冬天注定温馨。它染红了一片天,成为了校园浓郁秋色的象征。它装点的是兴隆山的深秋,它将永远铭记在万千学子的心田!



【作者:信息学院 2014级 胡平舸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