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17 17:21:00
点击:
敲完论文,已是深夜,脑袋有些许昏沉,却无困意,辗转反侧,起身打开电脑,想继续看我的职来职往,看到有海外专场,自己此刻也在海外,想看看他们的经历,便点开。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二位求职女孩,方向是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瘦弱的身板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她刮走,彬彬有礼得给各位达人问好,自我介绍,言语中透露出些许的不自信。女孩来自唐山,一直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从小就是个好学生。一路顺风顺水,直到完成大学生涯,她萌生了去英国进修的想法,家里为她放弃了购房计划,凑够了30万学费,她开始了异国求学之旅。当叙述到家里为自己的出国至今蜗居在不足四十平米的小公寓里,女孩哭了。这一幕看得实在揪心,达人们试着转移话题,让她谈谈这十四个月在英国的经历。女孩擦干眼泪,邀请大家看进一步的求职介绍视频。在英国的这段期间,女孩每天除了在图书馆,自习室苦读外,基本上再无其他经历,甚至连自己所在的城市都没有好好逛过。她说自己没有经济能力像其他学生一样真正融入消费生活,并且饱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英国一年多没有去过伦敦,没有逛过其他地方,社会经历实在有点单薄。“那在国内念书期间有参加过实习吗?”大家都期待她的回答。“没有,我觉得我没有能力既兼顾学业又很好地完成实习,在学校就应该多读书,所以我很也珍惜父母给我的出国机会,期间阅读了很多书。”接下来是职业测评,达人们虽然对女孩勤恳的学习态度表示赞同,也很同情她的辛酸。但是职场是残酷的,它需要的积极,合适的就业者。刘同老师一针见血:“书本学不到营销,要多与人沟通,既然选择了出国那就要好好利用那里的资源,往外开发,你的经历完全没有为自己加分。”女孩眼中泛泪,但是却频频点头。所幸有企业看重她的家庭责任感,愿意给予她一个平台。
作为独生子女,父母愿意为之倾其所有,出国不是投资,而是让孩子能开心快乐的经历。女孩过得不快乐,因为路子错了,拼命逼自己往前冲,收获却并不见得与付出成正比。人是社会的人,我们活在社会,所以首先得学会适应。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学会开心快乐的经历,学会在社会上“浪费时间”。出国不是为了镀金,更不该是投资,无论在哪里,首先记得积极生活,开心地经历。
【作者:外语学院2012级本 胡梅清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