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19 19:41:28
保研之后,三周之前,我很荣幸地来到青岛校区建设指挥部做行政助理。
一周的开始总是格外地忙碌且充实。上午陪着孟老师一起去即墨批发市场采购食材。从现场的对话交流和讨价还价中,我也开始辨识各种食材以及它们的价格,货比三家,优中取质,最后总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食材。这一趟,走出象牙塔,被阔别已久但十分亲切的嘈杂声包围,生活的气息很浓。在回来的路上,孟老师问我感受如何,我说回归真实生活,很接地气,内心踏实。说罢,我突然意识到:学习不应该局限于书本上有限的知识,我们应该将固有的学习概念扩大化,哪怕只是市场上采购食材,看似不能够再简单的事情,其实里面大有学问。阳春白雪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具象而论仍旧逃不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琐碎。之前我很少思索这些问题,它们被人为忽视掉了,细算起来,自己也有三年多没有去市场上买菜做饭了。我应该不是个例,很多学生的情况和我差不多,因而我觉得所有的大学生都应该感恩自己的父母,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帮我们免去了后顾之忧。
一场采购连接了早饭和午饭。吃的喝的都是那么地熟悉,自此之后的饭菜我都吃得特别舒心,也很亲切。
下午建设指挥部召开有关校区建设问题的工作会议,我跟着褚老师负责会场布置和做纪要。再一次写稿,我还是和起初一样恐慌,迟迟不敢动笔,斟酌再三,思前想后,终于完成一篇。褚老师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到处飘红的稿件,饶有耐心地讲解其中缘由,并将同种类型给我做了一个大总结。徐老师更是不吝赐教:公文写作想写好还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看—听—想—悟—写—改”这几个过程,偏一则废。徐老师言简意赅,一语中的,没有拖泥带水的点拨,让我恍然大悟,眼前的迷雾氤氲顿然消弭。在校期间,写了六七十万字的原创文稿,对自己的文笔还是颇有信心,然而我必须承认:从校园生活到实际工作需要还是有一定的距离。非常感谢学校提供机会让我跟随几位老师学习,我在马不停蹄的努力提升自我,争取可以尽快地独当一面,为校区建设贡献自己最大的能量,给自己一个合理交代,也让关心我的人足够放心。
其实,刚来到青岛校区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想象落差的。总的来说,就这眼前的3000亩地而言,这片土地充满诗意的荒凉:远处海天辽阔,数叶扁舟泊岸,海鸟低旋鸣啭,工地运转施工,沙土石砾成堆;近有几所房子,不少几近光秃、景象萧条的树木,一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黄叶铺满了一地,一地深秋。然而,这里原生态的深秋美景着实迷人,尤其是滨海大道旁成片成片极其旺盛的芦苇,它们在日光倾城的刹那会散发出银白色的光芒,耀眼夺目,海风一吹,胜过花海,煞是醉人。我开始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特有的赶海,我也学会了像当地渔民一样拿着篮子,挽起裤腿,光着脚丫,饶有兴趣的来到退潮的地方,不断地弯腰捡拾一些有趣的海产品,赶海的乐趣横生,每一个前来游玩的人都笑意盈盈。海水倒退了几百米,整个海边空旷了很多,我一眼望去的不再是满目荒凉,而是日后繁华的前奏,如同我将见证它从荒凉到繁华的转变一样,它也见证并与我一起成长。
可以参与一个大学的建设过程并一起见证彼此的成长,意义非凡,而发生在即墨鳌山卫的一切都将走进我的生命里,成为日后可以回忆的美好和脱口而出的幸福。
每一个幸福的改变都有一个开始,而我的开始就在三周前抵青的那一瞬。遇见加速的成长,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信未来和期待明天,我会信心百倍地迎接下一个挑战,与指挥部里所有的人一起,继续鼓足干劲的起航。

【作者:威海校区文化传播学院 张森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