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03 17:40:39
点击:
今天晚上自习,拜读了《西方政治思想通史》后,我从中领略到了来自先贤们的智慧,与此同时,我也对其中一些观点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傅立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评价令人印象深刻,他说,资本主义雇佣制度是用更完善的的集体奴役代替了野蛮时期的个人奴役,实际上是恢复了奴役制度。这个社会的最不合理之处就在于少数人的富裕是以大多数人的日益贫困为代价的。“贫困是由富裕产生的”,工人的贫困“随着生产发展的程度而增长”。
那么,事实难道真如傅立叶所说,资本主义下的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实质上仍是奴役制度的另一种表现吗?在资本主义工商业高度发达的社会里,经济和财富上的不平等会加剧,虽然在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中产生了剥削与压榨剩余价值的行动以证明其关系的压迫与被压迫实质,但是我们能说这种关系能够还原奴役制度吗?
我们来看一下奴隶制度概念的界定。在过去的社会里,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即农奴、佃农与封建土地领主的关系。奴隶制,即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奴隶须为奴隶主干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的工资即便与他们所付出并不相符,但仍然拥有基本的工资待遇,足以使他们存活,待遇水平在基本生活水平之上;并且从人身自由角度上看,除了完成分内的工作,工人的基本人身自由并没有被局限,在下班时间他们依旧可以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也许我参考的更加现代意义概念上的工人生活模式,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以上两点便足以说明资本主义下的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压迫关系与奴役制度关系有着根本上的区别。
傅立叶的观点由于大胆的比喻和强烈的个人色彩所以很具吸引力,字里行间的智慧火花让人的挪不开视线。“少数人的富裕是以多数人的贫穷为代价”当今的现状不也是如此吗?贫富差距日渐扩大的社会,让人感到惶恐的基尼系数值,都不禁让我们对目前的社会、制度感到忧心。虽然我们没有到“贫困随着生产发展而增长”的地步,但是通货膨胀的趋势与日益走低的经济势头让我们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严峻挑战。傅立叶的观点不仅犀利,并且具有很强的预见性,但是他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由于缺乏方法论的指导,不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参考。
【作者:政管学院本科生刘婧文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