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04 16:58:00
点击:
11月,济南的寒潮来得迅疾猛烈。?xml:namespace>
即使寒风刺骨,依然不能削减我到洪家楼校区参赛的热情。11月29日,“寻梦山大——第二届校园寻宝大赛”如期开展。古朴端庄的洪楼到底藏匿了怎样神秘诱人的“宝物”呢?受猎奇心地驱使,我和数学学院的小伙伴们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此次“寻宝大赛”。
上午9点,社团的负责人已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比赛了,参赛的同学更是兴奋不已,叽叽喳喳互相猜测着“宝藏”的“住处”。一声“开始”后,本来聚集在一起的同学霎时朝四面八方跑开。没等我反应过来,队友就兴冲冲地拉着我,随汹涌的人潮向“逸夫法学楼”冲去。是的,我们获得的第一条线索为“政法之石”。于是早晨的法新楼不见工作人员的身影,倒多了望眼欲穿地苦苦寻找线索的同学们。经过一番目光的“密密搜寻”,我们终于在附近找到了第一个“藏宝地”。
当我们五名成员按照要求说出含颜色的古诗后,我们如愿获得了第二个线索:“将军学长”。恐怕是罗荣桓将军的雕像吧!不出所料,待我们一路飞奔过去,只见小树林的雕像旁,带着徽章的工作人员已在等候。第二次的任务是小组齐唱《国歌》。我们上气不接下气地唱毕后,宣告了第二个任务圆满收官。
同时,第三个线索“难忘石恩”出现在眼前。这会暗示什么呢?我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谐音“南门”?砖石堆叠的洪楼教堂?一番苦苦探寻未果,我们早已奔走得大汗淋漓。“有心插花花不发,无意载柳柳成荫”——毫无头绪的我们猛地瞥见“宪法大道”旁的一块石碑。果真是“石恩”相助!我们按规定匆匆收集完秋叶后,向下一个线索“艺术家的帽子”赶去。
名字是充足的提示:艺术楼。我们有的放矢,很快完成了第四个任务。可是此时的我因为疲累几乎撑不下去,队友们坚定地拉住我的双手,鼓励着我,为我打气。看着朋友殷切的目光,全身的力气集中到双腿上。对!应该永远怀抱着希望!不能放弃!向最后的线索“战火中的大学”进发!“战火”是否与“比赛”有关呢?带着这个推测,我向举行比赛的体育场跑去。可惜南辕北辙。我正百筹莫解,忽闻队友的佳讯传来:公教楼前的工作人员正在静静等候呢!功夫不负有心人,公教楼的成功搜寻代表了我们“寻宝之旅”圆满落幕。
遗憾的是,我们的总时间没有排上好名次。但是我一点不感觉失望,反而因为友谊的温暖、合作的成功、校园的美景而觉得快乐。我们小组五人安静地坐在古木挺立的小树林里,享受着初冬清新的空气,放松疲惫的双腿。蓦然想起顾城的小诗《门前》:“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我的心情亦“十分美好”,触摸友谊暖心的温度,发现洪楼不经意的隽秀,体会自己的幸运。寻梦山大,梦想成真,真好!
【作者:数学学院2014级本 王楚瑜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