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外语学院本科生 王平

发布时间:2014/12/04 17:54:11   点击:  

12月3日 星期三

  别人眼中的我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从小到大,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而今天,在“昨天·今天·明天”的主题班会上,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方法其实很简单:把每位同学的名字分别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每个人都会拿到一张写有其他同学名字的纸,然后在上面写上对他(她)的印象以及美好的祝福,完成后相互交换即可。在这样一个匿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尽情地表达心中最由衷的赞美与感叹。

  然而,到了真正要下笔的时候,却发现这并不是件容易事儿。看着纸上那个熟悉的名字,过往的点点滴滴再次浮现在眼前,一时间竟不知该从何处下笔。与此同时,心中又充满了好奇与忐忑,别人笔下的我又会是什么模样呢?会是那个在辩论场上滔滔不绝的我,还是那个坐在角落里内向腼腆的我呢?在这样紧张不安的等待后,我终于拿到了属于我的那张纸,满载着同学们祝福的那张纸。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我似乎读到了许多不同的我,有开朗的我,有害羞的我,有认真的我,当然也有马虎的我。也许把它们拼凑到一起,才是一个最完整、最真实的我。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也许是注重自我的一种体现。然而,在这繁华喧嚣的环境里,不时去看看别人眼中的自己,也不失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聆听别人的声音,并不是迷失自我的表现。在别人的眼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多面、更不同的自己,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这才是最终的目的所在。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中庸之道,凡事过犹不及,因此关于平衡的把握在这里显得至关重要。在自己的声音与别人的声音之间,调整好比例,也必将能够演奏一曲动人心弦的交响乐。



【作者:外语学院2011级本 王平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