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30 17:06:52
点击:
考试周快临近的今天,我却还是忙里偷闲地看了一本慢悠悠的散文集。它来自写乡愁,又仰慕李白的余光中。读散文要有心性又要有心情,小说靠的是云谲波诡的情节支撑,一不小心就是一个半日的闲散时光。可散文却不同,它需要有安静的环境更要有安静的心情。
“偷得浮生半日闲”是与期末之时的紧张不相符的。可有时候劳累大过奋进的复习动力时,做个闲人,读读这些缓步而走的散文家的东西,就好像是漫长的旅行中一个小小的歇脚处,一个深呼吸的时间就又有了向前走的动力。
自认是个慢性子,所以我对日本和台湾作家散文的偏爱也就不足为奇。娓娓道来的故事,不遗余力的景色描写,有人怪他们冗长而乏味。可每当我感觉到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的时候,我就会耐着性子听他们慢慢地说故事,说旧事,说心情,不知不觉之间,世界就好像被按下了暂停键,因为任务缠身而扰乱的心情就又回归了平静。
当然,这样的心性也是慢慢养成。高中时候,我不爱这些,林清玄的《心美,一切皆美》读过一页就被束之高阁,以一篇针砭时弊的时事新闻所代。那时候的我最爱酣畅淋漓的议论也喜欢文人偏爱的那些暗讽之词。可是等到了高三,所有的一切如同坐上过山车高速旋转的时候,我拼尽余力想让世界慢下来的时候,这些“慢”文字就成了我的快退键。这时,再听林清玄伴着佛经的故事时,艳羡就大于不耐烦了。那些烦躁也被化成了“一切顺其自然”的淡定。
上了大学,用一学期的时间,读了川端康成。即使他是个传闻中写小说的大家,可是我却偏爱他身上的那种散文精神。《古都》的开篇就是庭院里紫衣地丁蜿蜒而上,再者是小说主线里穿插着的大量的那些传统节日的场景。他不吝笔墨去刻画,悠悠然地写着每一个细节。平平淡淡的写作节奏被称为是小说的弊病,可在他的小说里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亮点。当世界太快太聒噪,而我们又因此而慌乱的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文人墨客,以一壶茶水相伴,嘴边有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写下的是一些浸着茶香安静平缓的文字。
我们要敢讲真言,一针见雪和一剑封喉的文人,我们也要这些不急不缓,乐享人生的“闲人”,毕竟人生的路太长,不必天天日行千里,稍事休息,才会有个更好的出发。
【作者:政管学院2013级本科生 高锐琪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