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1/11 05:53:54
点击:
今日走在街上,突然看到一个行走的背影。恍惚间,好像又回到了高三那个时候,一年了,我很想他们,他们的那些背影更是刻骨铭心。
她是我的数学吕老师,五十多岁,短发,身量矮小,一副大大的棕色眼镜。虽已年过半百,但依然神采奕奕,踏着高跟鞋,身着齐膝裙摆,时尚前卫,丝毫不能让人联想到她所教授的科目——数学。每到上数学课,都是值日生“灾难”: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板书,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分析试题的过程和步骤,不留任何的死角。而黑板的下方,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粉笔沫儿,点缀着无数细小的粉笔头。看看我们的老师,则似乎从遥远的北极回来,手上、衣服上,都沾满了粉笔末。数学也许是枯燥的,但在吕老师的讲授下,一切的枯燥都可以变得生动有趣。数学课上,偌大的黑板中央,老师飘逸的身姿,举起的手臂,与浓绿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五彩的板书配上老师带有方言的讲解,足以驱散熬夜苦战后所有的疲惫,早已定格成高三的记忆。
若说吕老师的背影带给人振奋,予人希望,那曹老师的背影则难免带点伤感。还记得曹老师那天说:“同学们,咱们已经复习了三四个月了,应该都已适应了现在的讲课速度了,大家要超前做题,走到老师的前面把知识复习到位。还有就是多做题,高三不做题是不可以的,但也不要盲目地做题,精做远胜于广做。”班主任站在讲台上对着一群趴在桌子上做作业的孩子们这样说。然后,像往常那样,双手背在后面,围绕着教室转了一圈后离开。听着脚步声走远,我抬头望了一眼班门,狭窄里的门框里镶嵌着班主任的身躯,老师穿着羽绒服,更显得门框太窄,有着意欲夹住人的压抑。与往日不同,班主任没有径直离开,而是回望这群在他口中的孩子们,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却也突然留下一丝无奈的叹息。带上门离开了。早已习惯班主任威严的我们,谁都没有在意。但是,第二天,班主任没有来!第三天,班主任没有来!第四天,班主任依旧没有来。同学们开始议论着种种猜测,但都被繁重的学业瞬间掩盖了。一周以后,有一个教师推门而入,但,不是我们的班主任。他自我介绍,然后告诉我们,班主任在体检时查出眼睛内血管破裂,去北京做手术了。“本来是不想告诉我们的,但是作为授业我们三年的恩师,我们应该知道。”我们惊呆了!一向不怒自威的班主任,原来一直在与病魔作斗争,我们很后悔,忽略了老师不再伟岸的身姿,不再矫健的步伐,没有好好欣赏那道无奈、愧疚的背影。
难忘那些背影,镌刻着老师的敬业、老师的奉献。即使不再伟岸,即使不再帅气,即便不是很美,在高三的记忆里,都是最美的。伴着我们努力,伴着我们成长,伴着我们经历了地狱到天堂的飞跃。
只是思绪这么一停,刚才路上的那个背影就消失了。其实,每一次转身,都会留下一道背影,或悲,或喜。此时,只想在心底,祝愿恩师安好!
【作者:生命学院2014级本科生 侯竹如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莉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