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刘耀灵
发布时间:2015/03/01 18:15:47 点击:
2月17日 星期二 晴
我一直认为看电影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娱乐活动算是能让人成长和进步的,但重点并不在于扩大观影量,而是在于选择有质量的片子观看并细细体悟。上学的时候,基本每周都会看两三部。最神奇和令人不可自拔的是每一部电影都会带你进入不同的世界,在观影的那两个小时里现实和电影成为可以剥离的两种状态,任由你创造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思考空间。于是我将这个习惯延伸到了假期,相对于平常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认知电影。
今天看了奉俊昊的《雪国列车》。我对奉俊昊的电影最早的认知是《母亲》,刚开始母亲穿着浸血的花裙子在草地间乱舞的画面直到现在对我还是个震撼。从那以后就十分乐于寻找他电影中那些我称之为“神经兮兮的小镜头”的画面。可以说这是他电影里独特的小标识,在我看来也是颇具怪异美的部分。
电影最终还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部影片也不例外。它将阶级的概念微缩到一列“诺亚方舟”式的永动火车上,通过一系列冲突和小事件刻画出头等舱乘客和尾舱乘客的区别,随着克里斯的步伐在火车上穿梭,就好像在快速翻动着人类阶级形成史的教科书。这时候“阶级”、“革命”已然不仅仅是存在于书上和我们对历史模糊记忆中的概念了,而是存在于克里斯领导的尾舱幸存者向头舱行进过程中因互相厮杀而流淌的血液中,存在于作为第三方对底层发动暴乱者的同情中。
电影始末出现的上层阶级对现有秩序的解释:每个人在列车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所要做的也只是呆在自己的位置上。鞋子不能穿在头上,帽子也不能戴在脚上。让我隐隐约约看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对于护国者、卫国者、哲学王各司其职的秩序设计的影子。而结尾处对根本不存在永动机这一事实的揭露,又让人不禁反思所谓“统治”的手段,反思政府与民众间的关系,反思政府的合法性,重新审视和思考当下形成的全球秩序和政治秩序。每每在这个时候,电影更像是我的老师,而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放松的方式。
【作者:政管学院本科生 刘耀灵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