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大日记:回访母校活动参与者 杨斌

发布时间:2015/03/04 10:16:16   点击:  

3月3日 星期二 晴
  “近乡情更怯”,这话一点也不错。突然想到要回访阔别好几年的母校,并为师弟师妹们分享点东西,心情忐忑不安,又有些许期待!
  从母校甘谷县第四中学毕业已有三年之久,很少有机会去看看。在大学的日子里,还是十分回念那时的我们,那时的老师,那时的四中。四中不是一流的高中,也没有先进的教学环境和优秀的师资力量,但是对于它的感情一直是无法割舍。
朝花夕拾
  时空忽而变换,恍若置身于四中校园。那时的我总是每天五点半起床,洗漱完毕,吃点早餐,匆匆上学。我常常是去的较早的同学之一,每天从早到晚,循环往复。下了晚自习,回到住所洗个脚,读篇散文,倒头便睡,很少挑灯夜战!那时的我们隔上两、三天,便要去集市上买菜,然后做饭。我们的高中没有条件来修建学生宿舍和食堂,所以周边的民户成了学生住宿的“集中营”。我们每天过着充实而又单调的生活,却又不乏乐趣。
  我所没想到的,这种“民主式”的高中生活,成了大学里我为舍友炫耀的资本。每个周末或者隔一周,我便和几个同伴骑着单车,背着书包,像发了疯似的往家赶。回家成了大家唯一的念想,仿佛有一根无形的丝线在牵引着我们,不回不行。回到家里,可以享受母亲的美食,可以看会自己喜欢的电视连续剧,还可以倒头美美地睡上一觉。第二天,也就是周日,我们便开始准备自己所需要带的面、菜、柴、油等生活杂物,下午时分,又要踏上返校的旅程。
  课堂上,我总是拼命回答老师的问题,仿佛有点神经质。有时,老师讲到妙处,总是向我投来期待的目光,我疾声高呼。然后,老师也会微笑着点点头。此中乐,何可胜道也哉!母校很多和蔼可亲的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爷”的幽默与认真,“老班”的严厉与严谨,生物老师的“俗”气……
  放学后,我们有时会去别的同学住所蹭上一顿美餐,听几首歌,闲扯一番,偶尔去洗澡店洗个热水澡……
今朝记忆
  今年寒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回访母校”活动,正好碰到一个四中毕业的大一学弟,遂拉他“入伙”。
  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和学弟以及几位学弟的好友去四中开展活动。学弟联系了当年教他的班主任,我们顺利被接待了。跟随老师,我们来到了高三的实验班级。一进门就被同学们的热情所感动了,他们使劲鼓掌,可爱的眼神中充满着强烈的渴望之情。他们的书桌上依旧是和我们当年一样,都是厚厚的复习资料,但是他们的条件改善了不少!如今,住着新修建地宽敞的教室,教室也有了大屏液晶电脑。当年,我们那个拥挤得不能再拥挤、破烂得不能再破烂的厕所,已被一幢新式的二层厕所替代。打心眼里,替他们高兴!
  我首先给师弟师妹们介绍了山大的基本情况和招生信息。大家听得很认真,只可惜我准备的太少,有好多东西没来得及和大家分享。接着,学弟上去和大家分享了他的高中和大学学习的感受,我由衷钦佩学弟的胆识与勇气,第一次上台,能够一点也不紧张!后来,那几个来自其他高校的好友也分享了他们的感受与心得,气氛十分活跃。最后,我们和同学互相交流沟通,积极耐心地回答了大家的问题,活动在圆满友好的氛围中结束。
结束小语
  从四中出来再回去,我不知道自己在大学有多少成长。也许,我将山大人的自信与朴实带给了他们,也许我将齐鲁人的文明与礼貌展示给了他们。然而,我所希望的是将自己曾经的经验,如今的感受倾囊相授,希望对学弟学妹有所帮助。不管我们的四中会如何,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希望同学们做一个自信的四中人!


【作者:机械学院2012级本科生 杨斌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