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大日记:外语学院本科生 周浩

发布时间:2015/03/17 21:22:33   点击:  

3月14日 星期六 阴
  最近,我经常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什么是陪伴?

  也许,这个看似自然而然毫无新鲜感可言的问题从来不会引起很多人的重视,不会引起重视的原因是我们把一切都看得理所应当。从小到大,我们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我们会认为父母的陪伴于我们而言是理所应当的,因为在我们眼中那是父母的责任;进入学校以后,我们会把师友的关怀看作是理所应当的,因为在我们眼中那是他们心甘情愿的;如果我们有了男女朋友,我们会把他们对我们的爱护看作是理所应当的,因为在我们眼中那是对我们付出的回应。然而,在我眼中,没有哪一种陪伴是理所应当的。

  前两天,陪室友去参加国考面试,陪她在北京奔波了两天。那两天对我而言并不轻松,原本就有些感冒,同时还要为即将到来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做准备,并且还要跟随室友在各个地方辗转,所以一回到济南便撑不住了,一下就彻底病倒了,在诊所打了两天点滴才缓过精神来。当我躺在病床上时,在我心里问我自己:后悔陪室友在外奔波吗?得到的答案是不后悔,反而很庆幸自己可以成为别人需要的一个人。我仔仔细细思考了一下,从去年国考笔试开始,便陪室友奋战在国考战场上,看她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地走过来,竟也慢慢的学会了快乐着她的快乐,当昨晚从她那里得知她的面试成绩也相当不错时,我也感到如释重负,有一种付出后收获的喜悦。

  我想这就是陪伴。不是言语,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更近一层,我又思考了这么一个问题:陪伴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和上一个是不一样的。我们关怀他人的行为是陪伴,而我们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人或与这个人之间这段关系的珍视,所以,简单而言,陪伴是珍视,不是理所应当。如果我不愿意陪室友一同奔波的话,我完全可以找到合适的理由拒绝她,而我毫不犹豫地选择陪伴她是因为我从心底里愿意珍视这个人。

  我并不想借由自己和室友之间的这点儿事进行说教,只是想把自己由这件事引发的思考记下来,提醒自己日后珍惜所有人的陪伴,无论是伴我一生还是伴我一程的人。



【作者:外语学院 2011级 周浩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