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22 10:02:03
点击:
自从进入大学以来,就一直努力在做着公益,一直以来都有一些感悟,今天终于落在了纸面上。“既受助于社会,当以奉献社会为终身追求。”这句话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高中时就时常思考,我们作为学生究竟能如何去回报社会?努力学习,待学业有成为祖国学术研究添砖加瓦?坚持创业,待事业有成为祖国经济建设发光发热?也许有人走了这些路,但我知道这不是我的路,我投身了志愿服务活动,走上了公益之路。不知不觉,在公益这条路上已然走过了一年半的时间,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我知道,公益路上,我做的还远远不够。落笔于此,便与大家谈谈我的公益感悟。
大一时我加入了山东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大二成功竞职留在了志愿者工作部这个温暖的集体。很多人谈参与公益,做志愿服务活动,也就是说是做一个参与者,但做公益并不仅仅是参与而已,还有组织,而我们组织正是这样一个存在。一年半来,参与组织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活动,涉及到了诸多领域,在泉城广场上向路人发放手册传递防艾知识,在大明湖挂树牌,在博物馆做讲解员、扮玩偶。曾有朋友和我聊天时说道,志愿活动无非就是大学生为了混学分,混荣誉的存在而已,不得不承认,这是现下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但志愿活动更多的是大学生的心灵升华。在其中,我收获了友谊。热心于公益,投身于志愿活动的青春少年们,一起流汗、流泪,一起奋斗不枉青春!我收获了成长。在志愿活动中,我受到过白眼、嘲笑,经历过误解、迷惘,但从未动摇的是一颗热心于公益的心。而最大的收获其实是心中的满足感,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的满足感。
2013年12日1日,“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的横幅上签满了人名,那天的活动也落下了帷幕。活动的成功带来的并不是喜悦,而是一种忧虑。也许我们认为地球人都知道艾滋病的防范途径,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看着偶尔路过的农民工接过我们递上的手册时的若有所思的表情,我的心不禁漏了一拍。今年10月份,我曾去过泰山小动物保护中心,偏僻的地域,狭小的房间,异味略微浓重,也许用回收的军服暂时解决了小动物们过冬的问题,但是它们的心又如何去温暖。
公益是什么,每个人有不同的定义,在这里,我更想谈的是公益的发展问题。公益是只有纯粹为了公益的人才能参与的吗?我的答案是公益应该是每个人的公益。每个人做志愿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参与了公益,贡献了自己力量的结果终究是相同的,这便是“每个人的公益”理念的出发点。公益事业虽然蓬勃发展,但是仍有许多不足,许多领域未能涉及,而这一切的弥补需要大量各行各业的人才的努力,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致力于公益的人,也许往往心中都对没有一颗真正志愿“心”的人怀有一丝不满或是别的负面感觉,包括我自己亦是如此,但是,我们需要转变这个观念,公益是每个人的公益,是每个人用自己点点滴滴的行动汇聚而成的汹涌浪潮。
在拓展志愿活动基地时,我曾去过山东京剧院。一方面,想让京剧表演更好得举办,另一方面,便是想借助志愿活动来让更多的学生接触京剧,了解京剧,甚至为京剧的发展做出贡献。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相对而言更了解当下的流行前端是什么,在接触京剧中也许会发现京剧融入现下社会的切入点,从而为京剧发展做出贡献。我一直坚定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应该有着多种想法,一些奇思妙想或许有着难以想象的能量。
零零碎碎谈了很多,很多想法并不是很完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公益事业已然成为了现下社会的一道风景线,我会努力去让它更美丽!
【作者:历史学院 2013级 张帆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