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大日记:省博省美参观者 罗娇

发布时间:2015/04/07 10:16:24   点击:  

4月6日 星期一 晴
  清明节小假的最后一天,执拗不过“宅不住”的老毛病,纵然凉风嗖嗖,也毅然踏上了“寻春”找热闹的道路。由于自己和小伙伴都是头一次去省博和省美,在寻觅BRT时颇费了一番周折,走了大半天,才发现不小心走到了相反的公交站(其实是小心翼翼按着手机导航走滴),不要紧,两人迅速调转“马头”,不一会儿,晃悠悠地BRT5便来到了身边。
  走下天桥,去了较近的省美,给我和阳阳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俄罗斯画家尼古拉·菲钦和旅法画家孙路坦培拉“寻梦”系列的作品。每一幅画的创作都有一份缘起,记录下了历史的某一个点一个个体的所思所想所经历,无数的点又凝聚了一份回忆,构筑了一份思量。在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的画作前,我和阳阳兴奋不已、感慨万千。相较于身旁几个美术专业学生的点评,虽然我们两显得太过业余,但喜爱之情还是不能自已。这份自然的流露,把它定义为对艺术的感性之爱,我觉得还是相当合情理的。一种技法,一个流派,精讲他们,过于专业了,上网问问“度娘”遍地都是。然而,当你真正走到一幅画作前,尤其是一幅能让你唏嘘再三、毛孔竖立的作品前,那颗忙碌疲惫的心会骤然升华为虔诚的赤子之心,那时候连你自己都会感到敬畏。不禁思量,在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里,自然给了我什么,我又留下了什么,或许不用多,哪怕就一点就一滴都会有无尽的知足的快乐。就这样,静静地走着,默默地欣赏着,幸福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是那么真切,又是那般愉悦。
  同样,走进省博,在山东历史文化展、汉代画像艺术展、明代鲁王展的每一个展馆里,忘不了刻满画像的块块“古石”,忘不了几笔勾勒些许皲裂的陶瓷,忘不了兼具丰富与厚重的青铜,还有那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稀能见模样的古旧老船······不自觉的,你会用手轻轻触一触那尚带着历史温度的石块,没有丝毫冷冰冰的感觉,那一瞬间的惊觉反而会让你内心为之一颤。这些时间的印迹,让你丝毫不敢怠慢。每一个摆放在展览架的古物,那渗透着辛勤汗水的结晶,无论它大或是小,残存或者完整,你都会感叹先祖的智慧,思量着历史隧道那一端的过往,心间总会涌出万端感慨,思绪也会漫天飞扬。站在鲁绣师傅跟前,眼看着那一针一线如游丝般的细密穿梭,你会怔住,你会想,你会问,我们的双手,大到一座宫殿,小至一枚纽扣,曾经缔造了怎样的辉煌。这一个个过往的瞬间,不容被忽视,不容被看淡,这都是历史为我们留下的问号和思量……
  当闭馆的铃声响起,双脚就会像被地板粘住了一般,你会不舍,你会留恋。如果可以,我想时时刻刻与她们厮守相恋。耳畔想起了那首熟悉的旋律:“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是啊,点点滴滴,零零碎碎汇聚成了历史的天空。
                                        


【作者:儒研院 罗娇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