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山大日记: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胡梅清
发布时间:2015/04/09 09:29:10 点击:
4月8日 星期三 晴
很有幸参加了下午的比利时列日大学教授关于比利时法语的讲座,作为一名法语系的学生,自然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我早早来到了指定的教室,没想到教授已经在教室里等候大家的到来,她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在系主任幽默风趣的开场白之后,讲座也拉开序幕。
Wéry是列日大学的语言学教授,一上来就给我们介绍了关于比利时法语的独特之处,比利时分三个语言区,北部讲荷兰语,南部讲法语,而偏东部却是德语区。比利时法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轨迹中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他们的民族为自己的语言特色而自豪。紧接着又讲到比利时法语的历史,她讲到高卢人,又讲到凯撒大帝,而这些与法国法语的历史近乎完全相似,同学们都争相发言,似乎都在这方面有自己的理解。而我却觉得补足了自己的一大块盲区,作为一个语言学习者,不光光要了解语言本身,更要了解它的文化及历史背景,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存在。紧接着她又展示出一段比利时法语的文章,让我们这些法国法语学习者读读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刚开始读的时候没觉察出太大的差别,渐渐地我们都挑出了一些独特之处,很多词汇以及表达法是我们未曾见过的。在我们提出一些困惑后,她又开始了另一方面的剖析。令我赞叹不已的是,她的嘴型能够自如地改变发出各种不同的读音,比利时读音,法国读音,以及加拿大魁北克读音。我曾经在法国交流过半年,觉得她点到法国读音和比利时读音变换地特别微妙,再一次觉得语言是一门机灵的艺术形式。这让我想到英语老师也讲到了在美国时讲英国英语时遇到的种种笑话,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内地与港台也有一些的语言上的差异,但似乎从来不会因此影响交流,因为语言最大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描述表达出同一种意思,这也正是它的奇妙之处。Wéry教授还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关于比利时法语的奇特之处,让我们对法语这门语言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听完讲座,收获良多。作为一名语言学习者,应该涉猎更多的文化知识,更好地为将来的翻译工作打好基础,我一直觉得翻译家就是一本百科全书,需要涉猎的板块永远都在更新,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学到老,活到老的原因。
【作者:外国语学院 2012级 胡梅清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