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山大日记:外语学院本科生 周浩
发布时间:2015/04/15 09:54:46 点击:
4月14日 星期二 晴
每逢周二,都会很开心很期待,因为又可以上国际私法课了。我这么说,绝对不是为了暗示自己是个学霸,而仅仅是出于对这门课的喜爱,更确切的说是对代课老师的喜爱。
国际私法课的老师是曾经代过我们班海商法的许庆坤老师,从大一起,在同学们中就流传许老师非常严厉,甚至可以用变态来形容。然而,真正开始听许老师讲课后,发现事实与“流言”大相径庭。通过在大二上学期与许老师的接触,我了解到同学们口中所说的“严厉”其实是老师敬业的表现,同学们口中的“变态”,事实上是老师严于律己且对学生怀有极强责任心的表现。在我心中,他是一位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教学理念的良师,同时也是能与同学们谈天说地博古论今的益友。
每次上课之前,老师都会询问我们最近的学习状态,并向我们灌输他的执教理念,希望借此启发同学们的好学之心,增加同学们对国际私法这门课以及其他课程的兴趣。
犹记得在第一堂国际私法课上,许老师用了大半节课的时间向我们讲述端正的态度和不懈的坚持的重要性。老师的字句与表情流露出他的真挚以及对我们的期望,从他的身上,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作为引路人的强烈的责任感。许老师时常提醒我们“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告诫我们春日的山大老校确实美丽,但是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美的地方不是用来休息的而应是用来奋斗和打拼的。
在课下,老师时常和我们分享做学问的心得。通过讲述自身的经历,希望能够引导我们树立时刻准备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求学态度。在许老师的理解中,端正的态度和不懈的坚持是增加自己专业知识的双翼,在自身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不知不觉间就可能对某个问题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顿悟之感,所以现阶段我们所做的努力不会成为无用功,而是在为将来某一天的顿悟积蓄力量。
许老师是一位文采斐然的法学家,就连学习这件事情在他口中也能变得富有诗意,他期望我们对于学习应当有一种归属感——身处其间不觉其美,回首相顾美在其中。老师这种诗意的表达常常会为我们开辟一处新的视角,引发我们新的思考。老师还经常教育我们学习法学应当有一种悲悯的情怀,若我们学会将自己的眼界打开,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每一处灾难每一种现象都与我们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培养开阔的视界,是加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以及对法学这门学科的理解的重要途径。
在这样一位博学多识、认真负责、循循善诱的老师的指引下,我们定当怀着感恩的心不断充实自己。
【作者:外语学院 周浩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艺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