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大日记:弦乐音乐会听众 王子龙

发布时间:2015/04/19 11:41:05   点击:  

4月18日 星期六 晴

  文学课上老师说,昆明四季如春,而济南春如四季。昨天的济南仿佛有了夏天的味道,沐浴着阳光,同舍友在趵突泉畔撸完串后,奔跑向公交车站终于在音乐会开演前五分钟赶到了圣昆仑,聆听我梦寐以求的艺术学院弦乐音乐会。

  虽然早已看过节目单,但到现场后却仍有一丝失落。梦想中的音乐会应该是各种乐器布满舞台,然而今天,迎接大汗淋漓的我的却只有一架三脚钢琴。匆忙找到座位,趁机发了个说说以后,音乐会就这样开始了。

  第一首曲目是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我喜欢贝多芬,是因为敬佩他的毅力。中年丧失听力,却在无声的世界写奏出九部经典的交响乐。一架钢琴、一把小提琴,看似单调,但是钢琴用低沉的乐调中和了小提琴的高亢。仅仅两件乐器,便达到了“稳态”的效果。

  在音乐基础理论课的QQ交流群上,老师说小提琴是世界上最难学的乐器,没有之一。看到台上的学长学姐们完美的表演以及娴熟的琴技,不禁让我感叹何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的演出只有短短的不超过十分钟,可是学习这门技能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又怎会少于十年?老师曾说一场音乐会的演奏曲目,表演者需要练习上千遍,还难免不保证会出错。那么想起我们医学生,掌握人的生命,又怎是数以千计的练习所能保证的呢?

  看到台上的三脚钢琴,我想起了小时候学习电子琴的情景。期末时学校要求特长班进行期末测试,曲目自己选。当时的老师曾评价我说:“弹琴不能只凭你聪明的大脑,你还需要刻苦练习才行。”可当时幼小懒惰的我哪有耐心一遍一遍反复练习一首曲子。爸爸说非常喜欢听《彩云追月》,于是变换花样来激励我练习好这首曲子。可是最终在考试时,我还是退却的调低音量,战战兢兢地完成了。

  清明时,在家中再次拿出电子琴,弹一曲《彩云追月》,不由得发现早已物是人非。此刻耳边回荡起一首爱尔兰诗歌《当你老了》。从学琴到现在,已经整整14年了。在钢琴协会的幕后,望着台上那空旷的钢琴,那曾经的梦,多么想上去弹一曲。可是我还是退却了,和舍长一起默默地离开。在网上找出曲谱,在陪伴我15年的电子琴上弹出当你老了,可是眼中却充满了绝望的泪水。

  音乐会的最后,是毕业的离别。伴随着悠扬的《卡农》,看着学长学姐对学校的不舍,心中却丝毫不会因刚刚演奏完的莫扎特《第四十号交响曲》所激昂。虽然我现在只是大二,离毕业还有五年时间,可是离别终究会来临。不知在我们毕业时又该怎样去表达我们的留恋呢?

  弦乐音乐会就这样结束了,可是听到的歌曲却让我陷入了沉思。生活的不如意,理想的差距,全部都融入到了音乐中。音乐是曾经的梦,而现在却成为了心灵的寄托。就像济南的春天,春如四季,难以预知未来。


【作者:医学院 2013级 王子龙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