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山大日记:省博参观者 张曼莉
发布时间:2015/04/20 19:45:07 点击:
4月19日 星期日 雨
济南的春天,真的是娃娃的脸呀。前几日暖暖洋洋的春阳,昨夜突然变了脸,下了一夜的雨,今天依旧不减势头,雨密风骤。
呆在寝室,正在想着,下雨天,音乐跟读书哪个更配呢?儒学高等研究院的小伙伴发来信息,
“省博有吴昌硕展,约吗?”
“约!!当然!!”
匆匆吃过午饭,冒着大雨,赶到了省博。这是第五次来省博了,“山东省博物馆”的题字风格独特,别具一格。虽是雨天,但参观人群并未受影响,着装统一的可爱的孩子们带着各色问题穿梭其中。
一进展厅,彷佛穿越了几千年的时光,密密匝匝的雨声被隔绝在外,只剩下历史的厚重在沉积,只剩下一颗崇敬的心。从华夏诞生时的古老文明到两汉先秦隋唐明清,一件件独具匠心的生活器具,诉说着先民们征服恶劣自然的智慧;“子子孙孙永宝用”的铭文,镌刻着前人的不朽宏愿;精雕细琢、惟妙惟肖的各类器件,似再现了昔日帝王将相家销金融玉的富贵奢靡;独具特色的孔孟之乡、山东名人纪念馆,带我们领略齐鲁大地上那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浓郁的人文情怀。身边有了儒高小伙伴,更像是开了外挂一般,之前来参观时的疑问“这个字念什么”“这个器具是用做什么的”全被解释清楚,涨了不少知识呢!发现了一处与《礼记》里明确记载不符的地方,我们在观众留言簿上认认真真地写下,希望会被采纳。临近此行的最大目的展厅,“走进山东•中国书画大师精品系列展览——《吴昌硕艺术展》”,心里已经按捺不住激动与敬仰了。自己本身喜欢篆刻,在篆刻江湖圈里,西泠印社是耶路撒冷般的圣地与权威,作为西泠印社的创始人,吴昌硕先生就是“印坛盟主”。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其诗、书、画、印被世人誉为四绝,他书法笔力遒劲,如盘虬屈铁,气势磅礴;篆刻钝刀直入,苍劲雄浑;他将书法、篆刻的行笔、章法,融入绘画,形成独特的“大写意”画风。近距离会晤亲近大师的作品,油然而生一种力量,感受到对艺术的追求与执著。激励我在下一周的学习与爱好发展中前行,更有动力,不忘初心,但行好事。
每一次来省博,都像是掉进了时空隧道,倾听远古之声,趟过历史长河的点滴,享受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获得视觉的享受,精神的升华。下一次,我们一起约好去省博吧!
【作者:政管学院 2013级本科生 张曼莉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赵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