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山大日记: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陈明琨
发布时间:2015/04/24 09:45:05 点击:
4月23日 星期四 晴
我们常说,“读书或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可我却不是记录我读了什么触动灵魂的书,而是记录我们学院这次难忘的师生运动会。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放松身心与自然接触的大好时光。上午上课之前就在和同学畅想今天下午学院将要举行的师生趣味运动会的事情了,中午顾不得上休息便早早和同学们来到学院门前布置场地。经过前期一番周详的部署和考虑,各项活动有序展开。活动包括踢毽子、背夹球、撕名牌、拔河、托球跑、顶书跑、呼啦圈等项目,全院师生上至领导下至学生,全部融入火热的运动气氛中,大家用汗水挥洒豪情、以笑容面对成败,收获的是协作的成果,赢得的是对生活的热爱。此次全院师生运动会在激情满怀中开始,在意犹未尽中落幕,留下浓墨重彩的回忆,产生不可小视的意义。我认为,此次全院师生运动会意义有三:
锻炼身体素质,丰富业余生活。毛泽东曾说过“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明确指出了身体的重要性。身体不仅是人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承托知识和道德的载体,没有健康身体的存在,就很难储藏深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即使拥有了道德和知识,也会受身体制约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大家都知道,研究生生活与本科时期大不相同,从在学生中间广泛流传的“研究僧”“苦行僧”等字眼就能以管窥豹,得知研究生生活的单调与乏味,长此以往,不光精神疲惫还会拖累身体。此次运动会的首要功效便是锻炼身体,使广大师生展现运动之美,在欢快的氛围中得到身体和体能的锻炼,对于丰富研究生生活而言,更是其义自见,仿佛在灰暗的图纸上多出一抹生动的绿。
提高实践能力,凝聚团队精神。山大人素以“踏实、朴实、扎实”而著称,但往往也会因为此而只顾埋头读书,刻苦钻研,陷入“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地,这样不能说完全不好,但长期埋首于书纸之中,难免会忽略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必要。马克思曾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了实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且个人不能脱离与他人的社会关系,而团结协作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此次运动会经院领导提议,由研究生发起参与,大到活动思路设计,小到活动场地布置,整个过程都体现和考验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而在各项集体活动中,个人单打独斗已失去市场,更需要的是集体的智慧和协作的精神,即便是取得个人项目的成功也离不开在场者的鼓励与加油,一场运动会下来,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检验、锻炼和提高,学院的凝聚力这股绳也拧得更紧了。
融洽师生关系,助力学院未来。师生关系在当今社会成为一个日益复杂和棘手的问题,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话题更是屡见不鲜。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现实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实践的方法去解决。自进入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来,学院给人以家的感觉,老师们的和蔼可亲值得称道,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存在学生认不全教师,教师认不清学生的问题,老师和学生缺乏一定的沟通交流渠道。此次运动会,为解决这一难题可谓功不可没。集体项目中采取师生“混搭”形式,师生之间频频相互交流、分享、鼓励,一时形成了牢固的“师生共同体”,在活动间歇期间,广大师生不分组别通过你来我往,产生了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的“对话热”,一幅融洽的师生关系图呈现在风和日丽之下,运动会显然起到了融洽师生关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马院师生齐心协力“全面提升学院影响力”积蓄了力量、提供了动力。活动结束后的全体师生合影,成为一张“全家福”,照片中热情洋溢的微笑是师生共同的收获。
虽然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但我感觉参与学院的这次运动会比读一天书获得的更多些。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4级 陈明琨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