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山大日记:全科医学见习 陈翔宇
发布时间:2015/04/25 08:47:52 点击:
4月24日 星期五 晴
下午3:30,第一小组在停车场集合后,乘校车赶往见习地点。
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我安静地坐在第一排,边听着他们说话,边观察着车窗外的风景,默默地想象一会可能发生的场景,心中压抑不住的激动。虽然已是大三,但平时多是理论课和实验课,对于我们,见习还是一件相当新鲜的事。不过二十分钟,司机师傅就把我们载到十亩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门口。
由于下午就诊人员不是很多,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全科医学在基层社区的发展。先从一个问题开始,“我们为什么学医?”有人说救死扶伤嘛,也有人说,延缓痛苦。老师笑着点头说,“都对,但是我们真的可以帮人远离死亡吗?显然不能,既然不能,那我们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医学发展到今天,各领域的研究已经很深入,仪器的发展帮助诊断变得更加方便,但无可否认的是,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生治病,不救命”,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敏感的医患关系似乎一触即发,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我们没有跟患者沟通好,他们给予很大的期望,但医学并不能肩负起“救命”的责任,我们所能做的是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
是呀,这句话虽然残酷,却是无可改变的事实。虽然我们现在的治愈率越来越高,目前还有很多病因未知,机制未明的疑难杂症尚未被攻克。即使我们掌握疾病所有的致病机理,但仍有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而酿成悲剧。
老师还提到目前全科医学和医疗体制发展的窘境,以及目前的一些医改政策“增数量,改结构”。理想的医疗体系是金字塔型的,但现在底层医疗机构不健全,大量患者涌入三甲医院,导致医院负荷过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大医院不断扩张,巨大的“虹吸”作用使得基层更加“营养不良”。老师苦口婆心地讲解发展全科的重要性, 希望我们今后也能投身到基层医疗的建设中来。
之后,老师又为我们展示了一些门诊的基本功,比如心电图,量血压,并耐心讲解要点。
短短一个半小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但对我的触动如石子入水般,在心中泛起一层层的“涟漪”。毕业虽还有些遥远,但我们不能只住在象牙塔里,还要多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发展,亲身实践,做一名真正的“社会人”。
【作者:医学院 2012级 陈翔宇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