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山大日记:普通话考试参加者 刘佳
发布时间:2015/04/26 08:25:57 点击:
4月25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济南的热气已经快要把我蒸熟,在宿舍靠窗下铺吹不到一点风的时候我的内心几乎是绝望的。于是我决定窝在宿舍,将参加普通话测试的行程推到了晚上。
本来是没有打算参加的,无意间听同学提起,也就是抱着“顺道考一下”的心态去了。没有做一点准备的我,在万能的百度的帮助下,临时抱佛脚地准备好了题卡上的所有题目。还真的有些让我惊讶的词,比如“撇开”这词,我一直以为念三声,没想到是一声的撇。在真正机考的时候,本来稍微有些紧张,但听到教室里此起彼伏“装腔作势”的声音时,我顿觉很有趣。在进行普通话测试的时候,大家都是下意识以一种正经的腔调,字正腔圆地读每一个字,其实听起来是很好笑的,因为生活中根本没人这么说话。
我觉得语言的魅力正在于此。每一个人都可以赋予一种语言自己的特点。我的很多朋友不理解,为什么高中学理科的我,大学会选择德语这个专业。我经常开玩笑回答,因为我所有理科科目里英语学得最好,自觉并不能驾驭数学。其实,我是自小对语言就很感兴趣。作为没有学过英语音标,这么多年全靠积累出来的语感在高考考了145的英语我还是有点小自豪的。在学习德语后,我更是发现了同属于日耳曼语族的德语和英语的很多共同点和差别。一个长得一样的单词在两种语言中有同样的意思却有不同的读音,一种语言的语法体系可以庞大到让你无法想象。而且在我看来最神奇的是,透过语言我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只有去用这门语言和这个国家的人交谈时,我才发现了书本上没有的一些 文化习俗,社会百态。
作为历经千年演化出来的语言,汉语当之无愧地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语言,但当我们从小耳濡目染,讲的又基本都是大白话的时候,就会忽略她的美与蕴藏的深刻含义。而在我学多了语言后,在翻译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感觉到了汉语的魅力。在外交流经常遇到和外国人表达不清的时候,比如我想表达“我的内心几乎是绝望的”,我们自然都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但是如果我直接用“绝望”这个单词,外国人会当真地以为我绝望了,会热心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不要绝望,生活很美好之类的。常常是哭笑不得。当然英语和德语中也是有很多谚语以及优秀的作品是需要极高的文字功底才能翻译成通顺易懂的中文。所以说每一门语言都是一座宝藏,而我恰好喜欢挖掘。
我喜欢语言,当我阅读她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世界的美丽在我面前展现。通过语言我了解到这个世界的多彩,我能交流得到不同的人的思想。我喜欢语言,也会继续学习更多的语言,也会将汉语到更多的地方,通过语言之桥架起文化之桥,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美,也让中国更多接受世界的不同文化。
【作者:外语学院 2012级 刘佳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