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赴威海游览者 侯竹如
发布时间:2017/04/09 22:52:02 点击:
4月9日 星期日 阴
时值周末,我忙里偷闲来到了山大威海校区,领会海滨城市的魅力,重温百年前的艰苦鏖战。乘着火车一路向东,不久就来到了美丽的威海,同学早早候在车站等我。这里一切都是清新的,空气中的每一丝每一点,都带有大海的味道。
在海水浴场,第一次看到大海的我是那么兴奋,大海的浩瀚深深地震撼了我,吹着海风,晒着阳光,品着鲜美的果汁,我们畅聊着不同的校区,不同的见闻,使我久久地留恋于沙滩不愿离去。之后的一天,我们乘着观光车来到了刘公岛,瞻仰海战遗迹,参观甲午战争博物馆。穿行其中,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峥嵘的岁月,幅幅照片,锈迹斑斑的炮弹,引起了我无限的遐思。
一百年前,遥远的丰岛,丁汝昌正率队返航,圆满完成任务的他们正逍遥自在。但谁也不会想到,气势汹汹的日舰正在恭候他们,肆意挑衅。战争一触即发,日军准备充分而清军仓促应战,第一次交战就这样以惨痛的失败告罄。李鸿章命令丁汝昌避战保船,尽管日军已海陆配合直逼花园口,直逼旅顺,但李鸿章依旧坚持北洋舰队不许出战。蜷缩于军港的北洋舰队,非但没有保住北洋的家底,反而遭到了日军更肆意妄为的扑杀。黄海的硝烟四起,日军的联合舰队长驱直入,北洋舰队虽曾经配备有当时世界先进的武器装备,拥有一大批杰出的归国军事将才,但多年未修的战舰,使各自为战的管带们出师未捷,丁汝昌深受重伤;战令不灵,众舰混做一团。济远逃遁,致远折戟,经远沉没,这些清军引以为豪的铁甲坚船,在日军的狂笑中消失在茫茫尘雾。已经成为惊弓之鸟的北洋,退守威海卫。北洋的战舰已损失惨重,只求息事宁人。然而,事与愿违,时隔不久,日舰的汽笛又在咆哮,镇远、定远用尽最后的力量与日舰鏖战,日军不可一世的狞笑,扬长而去,而我将士血染大海。
看着那一张张英姿勃发的照片,刘步蟾、杨用霖、林泰曾,还有统率丁汝昌,他们曾带着保家卫国的信念,驻守祖国的海防。辉煌的战绩,卓越的军事才能,难抵满清的腐朽,难抵旧舰的病残。最终选择与他们心爱的战舰共存亡。立于丁汝昌将军办公室遗址前,难以想象,一百年前的这里,士兵要活路,逼他投降;而朝廷的援军迟迟未到,那是何等的绝望,生性懦弱的将军,终用死亡来表达自己的忠心。二十年洋务运动的积攒,一朝付诸东流。漫步于刘公岛上,昔日的亡耻不在,只剩后人无限的遐思。接下来的威海之行,我们走过很多地方,领略海滨城市独特的风景,惟有锈迹斑斑的炮台时时浮现脑海,无声诉说着曾经海军将士英勇奋战的故事。三天的假期结束,我踏上了返校的归程,回望汪洋之中静静矗立的刘公岛,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激励代代华夏儿女反抗外辱。有此感叹,终归不虚此行。
【作者:基础医学院 2014级 侯竹如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艺凡 思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