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山大日记:乡村调研人 张逸晨
发布时间:2015/08/13 10:44:17 点击:
8月12日 星期三 晴
每一天,步伐轻快漫步于校园之中。
每一天,匆匆忙忙穿梭于城市的高楼大厦间。
每一天,咀嚼着各种汁水甜美的水果,享受着来着大山的馈赠……
终于,在这一天,我来到了这向城市源源不断提供新鲜蔬果的大山,走到这些用粗糙双手向我们捧上甜美瓜果的老农之间。
长清,东依泰山,西滨黄河,这里不仅拥有绵延数百里的葱绿果园,还涵养了济南80%的水源。然而,广袤的土地和充足的水源却未能带动当地果农的收入水平。在项目的前期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济南南部山区乡村的主要产业为果树种植,然而由于山村位置闭塞,优良的品种和科学的种植技术难以深入,导致当地水果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果树经济效益的下降使得当地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劳动力的流失使传统的种植业陷入恶性循环,家中的老人留守照料果树,年龄的增长使得他们对于山间的劳作逐渐感到力不从心……
为进一步实地考察当地情况,提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解决方案,同时为年老的留守果农带去人文关怀,我和调研团的队员们来到了位于泰山脚下的万德镇。考虑到当地居民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我们采用了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访问的方式对当地各村情况进行了调研,三十余度的高温没有击退我们的热情,坎坷的山路未能阻止我们的脚步,我们顶着烈日,行走在万德镇的乡间小路上、穿梭于南部山区的果园间,一点点收集着调研资料。
抛开调研过程中队员们的热情与坚持不谈,最令我感动的,是村民们的淳朴与热情。在入户访谈的过程中,看到队员们满头的汗水,家里种苹果树的老奶奶,拿出了刚刚摘下来新鲜的苹果请我们品尝;村口大树下纳凉的老伯,热情地帮我们指引方向,在我们返回时还给我们一人抓了一把自家炒的花生米。而由于万德镇地处偏远,加之我们对于当地地理情况不熟悉,调研中难免遇到迷路、找不到返回的路线等情况,在我们陷入困境时,也是当地村民伸出了热情的手, 路过的司机免费载我们到了镇上的车站,在看我们买票上车后才安心离去。这里淳朴的风土人情深深打动了我,相比城市中的匆匆与漠然,这里给了我们太多温暖与少有的舒坦,之后的调研中,我还会回到这片热情的土地,尽己之力,设法为当地的老人带去更多的人文关怀。
从城市到乡村,一路上我们看到了民风、民生、民情的变化,我们的眼光不在拘泥于文字图片之间。访谈结束后,在万德镇驻地掺杂着风沙的104国道边,微笑随着夕阳一点点变得深邃。
【作者:药学院 2014级 张逸晨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赵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