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大日记:外语学院本科生 郭悦

发布时间:2015/08/17 16:58:49     

8月17日 星期一 晴
  每到新学期临近,我便总能在微博上看到一些公众号,尤其是教育类公众号转发的”大学生考证日历”,这份日历几乎涵盖了接下来一年中所有专业资格考试的日程,吸引了大批网友,尤其是大学生的转发。粗看上去,这份日历一方面会显得有些骇人,但另一方面又似乎能激发出一部分学生的斗志。然而,在大学生考证“热”的背后,我们真正应该学到的又是什么呢?
  事实上,我们也清楚,市面上的证书有千千万万,却有着含金量高低之分,也有实用性强弱的不同。有的证书已经成为了高校和社会衡量学生学业能力的标准,比如饱受争议却依旧屹立不倒的大学四六级证书。有些证书是高校特定专业学生学业水平的证明,比如我们英语专业的专四八证书。而在所有的考试中,占比重最大的则是各种专业、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这一部分考试专业性强,但证书的认定、管理比较混乱。从国家逐渐取消一部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这一举措来看,有些证书的存在并没有太大意义。
  考证“热”是一阵风,但做到逆风而行,对我们来说却并不容易。也许我们能做的,便是利用这些证书考试的契机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把“死”证书变成“活”技能了。拿被英语专业奉为“神灵”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catti)来说,翻译行业的从业者都明白这张证书与译者的职业能力其实并不能划等号。这类考试着重考察的政经翻译与译者从业时面对的翻译题材差别不小。不过,它的存在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作为一种着重考察翻译能力的考试,catti的笔译考试可以带纸质字典,而这其实是对考试者的翻译方法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也许对于从业者来说,考出三级笔译并不能算什么,但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这种考察能力的考试是对语言的实际运用程度的考验。在为考试而复习的过程中,能力的提高是最重要的,也是潜移默化的。
  作为一个曾经为证书考试而学习过的人,我自己还是感觉受益良多的。如果我们身在考证“热”的风潮中,与其纠结自己参加的考试是否有用,倒不如踏踏实实地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点东西吧。与其纠结自己该选哪条路去走,不如果断选好一个通道,认认真真地走下去吧。以上,与所有心中怀有困惑的同学共勉。


【作者:外语学院 2012级 郭悦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赵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