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大日记:史学大会会务保障组志愿者 洪森

发布时间:2015/08/30 01:21:55   点击:  

8月29日 星期六 晴
  今天,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圆满落下了帷幕。作为会务保障组的志愿者,我们会每一位与会嘉宾站好最后一班岗。志愿工作还未结束。已是凌晨一点,我和其他两位伙伴分驻在山东大厦和南郊宾馆,为每一位有需要的嘉宾提供送机送站的服务。这种“带月而出,辰兴而归”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作为传说中机场小分队的一员,熬夜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家常便饭。而今,相同的情景,却是不同的心境。
  会务保障组在29号的上午八点多便在中心校区集合,为来参加闭幕式的嘉宾提供指引问询服务。下午两点,开始陆续送嘉宾上车离开济南。因为我们都明白这是志愿服务的最后一班岗,所以我们对待每项工作都尽心尽力,我们希望每一位来济南的嘉宾,能满心欢喜地被我们接来,又满心安慰地被我们送回。不忘使命,善始善终。会议,还远未结束。
  历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开幕式的贺信中讲到,“历史研究,是一切历史科学的基础”,两千六百多名中外学者在会堂之上,述理论道,他们谈吐和逊有礼,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研究历史,是为了让我们能深刻地审视过去,准确地把握现在,自信地迎接未来。风沙中,北非的荒漠上矗立的金字塔,若有若无。关于历史的讨论,远未结束。
  志愿精神,永远传承!数百名志愿者经过层层选拔最后被分到各个组别,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虽然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有着一样的情怀。走在路上,胸前佩戴的是荣耀,腰间挎负的是责任担当。苦累中无怨无悔,支撑我们的是奉献精神。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是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铸就成功的团结互助精神。这十天里,在工作中,我收获了珍贵的“革命友谊”;在交流中,我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在体验中,我被母校的厚积薄发综合实力所感动。收获满满,感触良多。所有这些,都深刻诠释了进步精神。奉献,互助,团结,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将永远传承!

【作者:外语学院 2014级 洪森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