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俞沁
发布时间:2015/08/31 09:38:27 点击:
8月30日 星期日 多云
今天是我去给兴趣班的孩子们上课的最后一天。 绿化带里月季花正开得烂漫,阳光隐隐,却不会过分灼热,就连偶尔吹来的风都像孩子的笑脸一样,让人心旷神怡。
今天我教授了曹植《洛神赋》的选段:“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本来这生僻字众多,而且倒装活用层出的文言文对于孩子们来说实在是难以理解了,教他们鉴赏汉赋的韵律也是太过为难。于是我想到了《甄嬛传》中甄嬛跳“惊鸿舞”的那一段情节。“惊鸿舞”就是来源曹植的这一段赋文。于是我给孩子们播放了甄嬛跳舞的视频,果然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对那生僻拗口的《洛神赋》也有了一定的熟悉感。
孩子们对美和艺术的领会能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这让我非常感动。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在人来人往的地铁站中演奏,可是周围的人们都行色匆匆,熟视无睹。一个孩子却懵懵懂懂地站在他面前,静静地聆听。可是他的妈妈却不耐烦地硬是把他拉走了。于是这位演奏家演奏了整整一天,却没有任何人停下来聆听天籁之音。这个故事固然折射出了当今社会人们的浮躁,但也体现出了孩子对艺术的天然领悟。这一点让我感动了。
说小孩子是天使,至少在这一刻,对我来说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只是简单讲解了这几句话的意思,就开始让孩子们一起学唱《惊鸿舞》。姚贝娜的声音细且高,对孩子们来说颇不好学,纷纷羞于张口。 毕竟在他们后续的学习生活中,对于汉赋的涉及会比较少,我的课程也只是想让他们对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学形式的特点都有所体会,不需要太过精通。
在经过了学唱的环节之后,我们就进入了新晋的游戏环节。因为感觉孩子们抱怨仅仅是上课讲解古文的意思非常无趣,所以用它来调动孩子们的情绪。我事先写了一些古诗文填空的题目,让孩子们分小组上台比赛默写,计分排名。六个小组,三轮比赛,孩子们嗨得快疯了。上面的同学抓耳挠腮地想要答得多一些,超过别的组,下面的同学一会一起大叫“加油”,一会七嘴八舌地提醒,一会乱七八糟地打小报告。就算是我一直叫着“安静”维持秩序,孩子们也总是安静了一瞬间之后就恢复原样,也让我颇为无奈。最后一个小组以微弱优势赢得第一,组员们的欢呼声几乎要冲破屋顶。
这次的游戏环节还处在尝试环节,我还得尽量想办法让孩子们既能保持安静,又有比较大的参与程度,从而提高我的上课水平。
【作者:政管学院 2014级 俞沁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