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大日记:“泉韵”实践队成员 李晨曦

发布时间:2015/09/02 21:09:53   点击:  

9月2日 星期三 阴转中雨
   晚上在家收拾行李,马上就要回学校了。看到桌上的社会实践报告,不由又想起这个夏天在泉韵社会实践队的满满回忆和收获。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济南人,总想为家乡做点什么。最初接触泉韵,它的宗旨“展学子风采,悦泉城久居羁旅客”一下子打动了我。从报名到面试,从计划到活动,泉韵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组织性强,活动有序。记得面试时,我们的名字和序号工工整整的写在黑板上,学长学姐坐成一排听取自我介绍并根据报名表提问。确定活动主题时,队长提前三天发短信通知我们交流会时间地点,并要求每人思考方案届时发言。记得当天,有人说济南街道如舜华路、历山路颇具特色,可以从街道名入手研究相关历史;还有人说国际历史大会的开展是个良好契机,我们可以研究大会在济南召开的原因和影响。队员们依次发言,其他人对于提议给予补充和建议,而这些,队长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正式开始活动前更是这样,我们分成了采访、问卷和宣传三个小组,各自活动,相互配合,并在群里相互沟通及接收下一步活动安排,材料的整理和上交都设定截止日期,杜绝拖延。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看到实践队各项工作井井有条的开展,我的心中充满了敬畏和神圣感。可以看出,队伍不是带着蒙混过关的念头,而是真正希望为济南尽一份力,让我们的暑期实践充实有意义。作为新队员,我被这份认真震慑,培养了主人翁精神,明白了大学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中学时期所远远不能比拟的。
  由于我的文字功底较好,我便被分到宣传组,不仅要写新闻稿发布在各个网站上,还要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社交软件以更有趣的方式宣传泉韵。虽说不用具体参与调研,但其他两组的活动都要跟进,才能写出生动而有质量的新闻稿。并且,我的稿子代表的是整个泉韵的立场和精神,既要充分报道活动内容,又要力求简明扼要,文章得体。每一次写完稿件我都要发给学长学姐过目后才敢发布,实在是感到责任重大。而通过交流,实践队每个成员的任务都不轻松。问卷组问卷发放量大,还偶尔会遇到不配合甚至骚扰的调查对象;采访组需要提前联系调研单位,几经辗转才能联系上负责人,碰壁挨批评也是经常发生。
  转眼间,马上就要开学了,那些实践中流的汗、受的苦也都随着活动的顺利结束变成收获和喜悦。我感倒很幸运,自己最初的社会实践加入了泉韵,体会到了成熟的队伍所具备的计划详尽、活动有序的特点,同时第一次接触了新闻宣传,锻炼了活动宣传的能力。最令我自豪的是,作为一名山大学子济南公民,我在充实自己的同时,更是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了小小的一份力量。


【作者:医学院 2014级 李晨曦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