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大日记:图书馆老师 李修波

发布时间:2015/09/11 10:06:09   点击:  

9月10日 星期四 阴有雨
  上午九时许,正在修正课件的我,思路被同事的电话打断,“法学院的老师打电话过来,上课的学生已经在等着了!”我略有惊疑。显然,再去究责约定的上课时间到底是九点还是十点,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好吧,我关闭电脑,备好行装,关门下楼,驱车直奔法学院。
  在法学新楼的门口,遇到了一位非常尽责的门值人员。她指着我手中的“读者手册”问: “你这是要贴什么呀?”那意思,海报可是不被允许的!我解释道:“这是上课用的材料, 111教室有课,近三百位同学们等着呢。”
  进入111教室,满满一屋子的低语而致的喧闹声。看样子,大家是等得有点急了!
  先是道歉,然后委托了两位同学将“读者手册”发给大家,并开始做上课的准备。不幸的是,U盘插遍了工作电脑的所有USB接口,机器也没有给出任何反应。这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呀!
  一番手忙脚乱之后,仍然找不到问题的原因,只能向多媒体管理办公室打电话求救。几经周折,来了两位工作人员。在她们设法处理问题的时候,我开始像唠家常一样,给同学们讲两个有关知识产权的故事。一个是关于美国网络高手亚伦·斯活兹的,这位人称“互联网之子”的计算机天才,因试图实现巨量文献的共享,付出了被控数罪和牺牲生命的代价;一个是关于西欧一位不足十五岁少年的,他通过对一种医学数据库中千万篇文献的对比分析,解决了长期困扰人类的医学难题。通过这两个故事,我试图告诉在座的研究生两个积极启示:1.人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去实现文献的获取和共享,那这种文献的获取和共享就是相当重要的。当面对山东大学已经购买的二百余个数据库的时候,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积极地了解和应用;2.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没有天生的成功者。只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善于应用承载着人类思想和知识结晶的文献,任何人将来所能达到的高度和可以实现的目标,可能会出乎自己的想象。
  两个小故事具有不错的吸引力。当故事讲完的时候,电脑也修好了,以介绍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讲座开始了。同学们的兴趣一旦调动起来,课程进行起来不行云流水都难。是的,教室中的近三百双眼睛,共同随着课件和我的手势在移动。除了时时有大家的会心笑声外,不再有任何的其它声响,一切都变得那么和谐和自然。
  一个多小时的课程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我留了联系方式,并向大家告别的时候,教室里掌声轰然响起。这掌声让我欣慰而感动,它可以看作是同学们对我演讲的一种承认和回报,也可以看作是同学们在今天,送给我这个从教二十年教师的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人这一生中,会记住许多重要的时刻。今年九月十日,此情此景,会永远深植我的心中。

【作者: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心 李修波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丁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