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山大日记: 会议服务者 陈雨
发布时间:2015/09/21 00:38:56 点击:
9月20日 星期日 晴天
开学后的第二个周末,环境研究院卫军老师邀请了日本熊本大学、长崎大学等学校的大气专家和研究生来山大做报告-----International Aerosol Conference。跟着李老师做实验已经有了半年的时间,今天有幸来帮助参与到此次大会中。
从我的角度来看,科研是这样的。在我心中我觉得科研一场不知道结果的单恋。很多时候,你只是看到了微光,但一个好的结果和大量的实践却让你等了数年,可心中的热爱始终是支撑你走下去的动力,无疑,那是一个多数是无趣少数是欣喜的过程。而今天在听讲座的过程中,我却看到了大气研究中仅仅是在气溶胶这个小领域中,每个人各有各的方式,与自然相联系,与人类社会相联系,我发现科研是个很无限的领域。做科研的人反而应该像是童心未泯的孩子,对于未知有着满满的激情和好奇。从癌症出发,到肺部的微生物,再到微生物的环状DNA受重金属影响而断裂,最终解释了肺癌。每一步都很谨慎。作为一个工作人员,能够与国外专家略谈几句,已经让我有了足够的欣喜。李老师说,你们带着他们吃饭,多去感受一下international work,我想我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浅非常初步的体验。曾经听研究生学姐学长聊起,日本人对于环境有种热忱,像个愤青。今天终于有了体会。而我们还不够努力,也许是因为我们还不够热血。
第一天的会议结束后,我们在学校北门的红门咖啡进行了晚宴,主要是进行一些生活学习研究中的交流。作为一个本科生,对于专业的气溶胶的研究了解尚浅,但与日本研究生的英语对话,让我也是受益良多,至少有了去跟人用英语对话的勇气。甚至我们还留下了一些网络的联系方式,以便日后的交流。本是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不敢去跟老师们主动交流,但熊本鼎立大学的张老师端着一杯热奶茶坐在了我们身边,给我们讲了一些科研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一些他对于研究生本科生的建议。除此之外,他风趣幽默地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日本的风俗习惯,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人从心底生出对张老师的尊敬和佩服。
第二天由各位专家老师做报告,大家研究的均为同一领域,但入手的角度各不相同。虽然研究背景、知识领域都不尽相同,但我们能从老师们的报告和数据的严谨性上看出科研应该具备的精神。因为是山西人,所以找到山西大学的耿老师,请他给我一些建议。与耿老师的这番谈话也让我对科研有了新的理解视角。耿老师说,科研这东西更需要的是思考,并且,你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的是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他给我举例,耿老师在本科研究生博士生阶段都是研究生物学,而此后却从事了大气中的气溶胶的研究,几乎没有联系,但他很好的完成了跨专业从事研究。我觉得这就像我们工作一样,任何性质的工作都离不开应变和学习的能力。与日本学生交谈多数为生活琐事,但是从中我们也了解到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日本学生最让我惊讶和佩服的是,他们几乎都会在读书期间做兼职来交纳学费生活费。当然,值得一提的还有他们严谨的态度,对于每件事分析时的缜密,都让我开始佩服眼前这些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学长学姐。
会议结束了,我们与这些人拍照留念,留下联系方式,用英语说着不太清晰的告别,心里居然生出了一种不舍的情怀。夜深了,但我还处在兴奋状态,这次国际性的交流不仅让我的经历又变得丰富了许多,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中间看到了自己的可能,并且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朋自远方来,我自乐乎。
【作者: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3级 陈雨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