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25 09:33:51
点击:
今天兴冲冲地去上第一次牙体解剖实验课,我们竟然要用蜡块雕刻一颗右上颌中切牙,没有想到我们口腔专业的学生竟然搞起了这种“艺术创作”,想到自己成了一名工匠,我的内心还是有些激动的,毕竟雕完了也能说自己是个小艺术家了。可是我没有想到过程是如此的艰辛,整整一个下午只雕出了一个并不完美的雏形。
在课堂上,老师首先用蜡块给我们演示了一遍,还给我们讲解了雕刻的细节,看着老师把雕刻用的小刀、小勺和刮匙用得得心应手,不到半个小时一颗已基本成型的中切牙就雕好了,在经过老师心灵手巧、精益求精地仔细修整后,一颗堪称完美的中切牙诞生了。在看老师演示时,大家都跃跃欲试,真正到自己开始雕刻时却都慌了手脚,不是这的尺寸标错了,就是唇舌面不对称,还好还没开始用雕刻刀去切削,尚可以补救。可是当真正一刀又一刀切下去时,总感觉自己和老师的手法就是不一样,自己的手就是不听使唤,一不小心就切错了,半个小时过去了,轮廓还没出来,满手都是蜡屑,看着老师的模板,再看看自己雕出的“惨不忍睹”的牙齿模型,真不想承认自己雕出了一个“锅铲子”。不禁抱怨自己心不灵手更不巧,真应该早早学习一下,但看到大家都是这个样子,情绪才稍稍平复下来。老师也告诉我们要在课下多加练习,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雕了一下午和老师的手艺还是相差很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雕出一件令人满意的作品,竟然有些灰心丧气了,看来艺术家是不好当的。可是想想我们以后要成为一名口腔医生,所有的操作都是靠着这一双灵活的双手,怎么可以对自暴自弃呢。要想做到心灵手巧,还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实践、积累经验,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修牙补牙的能工巧匠,这个过程可是要比现在的雕牙练习难多了。
下了课,吃完晚饭,我在宿舍又开始雕刻牙齿,慢慢的来了手感,看着从蜡块上掉落的片片碎屑,在看着手中的牙齿在慢慢的趋于完善,心里面有了小小的成就感。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掌握手法,用心雕刻,勤于练习,我们都可以成为一名“艺术家”。
【作者:口腔医学院 2012级 赵晓露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