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大日记: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辛苑

发布时间:2015/09/26 17:48:05   点击:  

9月26日 星期六 晴
  我很希望世上的作者,不为名利,一辈子只写一本书。此为题外话,与本文无关。
  《皮囊》是蔡崇达的第一本书。他说难怪作家们都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当做第一本书的创作源泉,“过一遍自己,也试着过一遍他人。把栏杆拍遍,把心再伤一遍。”他还说了一段关于为何要写作生活、记录自己的文字:“我应该看见更多的人,这是对路过生命的所有人的最好的尊重,这也是和时间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还是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一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最近也刚刚结束了大冰的《乖,摸摸头》这本书的阅读,对这段话的理解反而更为深刻一些。
  回到这本书上来,在读《皮囊》的时候,我也很巧地在读亦舒的小说《小宇宙》。不妄做两本书的比较,只是私心更爱蔡的文字,看他讲述自己在一个小小的福建渔村里的成长经历,对故乡亲人的刻画,对渔村村民、玩伴的描写。希望自己读的更久一点,也许得到的更多。
  皮囊有心,不管这具皮囊是何种质地,剥开皮囊,都能看到一颗或醒或睡的心。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正如亦舒笔下的关元之,换了再美再健康的皮囊,都不如做自己来的顺利。不论多么华丽的外表,若是承载着一颗空无的心,也只是一具驱壳罢了。然而大多数时候,心是睡去了。
  欲求、疾病、苦痛都使肉体为心灵蒙尘。“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皮囊》一文里的主人公阿太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灵与肉,是谓难分难解。愿我们都能好好对待今生的这幅皮囊,如村上春树所说:“肉体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着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美丽和清洁。”


【作者:外国语学院 辛苑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