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大日记:法学院本科生 王新雨

发布时间:2015/10/02 23:11:44   点击:  

10月2日 星期五 晴
  从中国政法大学交流回来的第一个月已经过去,早想提笔谈谈自己的感受。
  大一下学期就下定决心要出去交流。听学长学姐们介绍法大的学术氛围很浓厚,就选择了交流到法大。
我不知道该怎么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这一年的交流感悟。如果只用一个词语表达,我的直觉一定会让我选择“惊喜”。对我而言,交流之意义在于,换一个环境沉淀自己,给自己留足够的空间去思考,我到底喜欢做什么,我想实现什么目标,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初到法大,忙着选课,试听了不同老师的课,接触了许多优秀的老师。现在还清楚得记得在法大三百余人的大阶梯教室上的第一节债法课。法大对交流生选课没有什么限制,基本所有的课程我都选了法大该门课最知名的老师。受法大良好的学术氛围的感染,以及自己本来就打算大二一年静下心来学好专业课,我对自己这一年的专业学习还算满意。这一年,我真正开始爱上法学,感受到法律温和谦逊的智慧,更加坚定了今后要在法学领域深造的决心。交流这一年选了很多专业课,把课表排得满满的,上下两个学期的学习都很紧张,但是每天都很充实。尤其到下学期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周末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情,我就会泡在自习室学习。说实在,还是挺乐在其中的。
  除了在学习方面收获很大之外,生活在一个周遭都是陌生面孔的环境中,也改变了我许多。生活简化了之后,一个人更容易发现自己的真正需求,更能清晰地了解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很多时候,我们发出的声音似乎并不是内心深处潜伏的小小执念。在不同的校园中,你可以轻易发现,喔,原来大学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蛮大的。这一年,我真切得感受到了法大人口中的“法大情怀”。有时候我就在想,我们的山大情怀是什么呢。每一个人山大人都有一份山大情怀,我想当我们踏出校园跟他人提及时,也必是热泪盈眶的。
  一年的交流生活结束了,结束得太仓促,我似乎已经习惯了北京昌平不到十分钟就可以逛完的那个小校园。山大,再遇见你时,真是庆幸,我成长了些许。前些日子回到兴隆山,大一在的校区,嗅着山里分外清爽的空气,看着山里的一草一木,感觉离刚来大学的日子还是很近啊。时间真是不留一点痕迹,转眼就大三。现在的我,还是渴望不一样的旅程,渴望遇见不一样的自己,比以前更清醒更坚定地热爱着远方。
  如果还没老,就去流浪吧。


【作者:法学院 王新雨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