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大日记:医学院本科生 杨依灿

发布时间:2015/10/03 09:45:15   点击:  

10月2日 星期五 晴
  父亲的秋天还是到了。
  记得上个星期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家乡下起了连阴雨,提醒我早晚要多穿衣服别着凉,还有父亲的关节炎又犯了,这次很是疼痛。电话那头传来了父亲的苦笑声,说自己的关节炎比电视台的天气预报都准,每次下雨前一两天都会隐隐作痛,以后退休了就可以到气象台工作。母亲轻骂他没正经,然后问我要不要和父亲说几句。我还没说话,父亲有些不耐烦地催促道,说别浪费钱了,再说我也有功课要做,要专心去读书才是。接着我就听到电话里的嘟嘟声,望着宿舍楼外的高大的梧桐树,已经开始落叶,心里突然涌出一阵酸楚,父亲不是一个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情感的人,每次和他在电话聊天总是寥寥几句就完了,尤其是他生病的时候,更加不愿和我多说一个字。虽然作为一名医学生,每逢这种事我就会习惯性地想多询问几句,但也总是无果。
  今天是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火车到站的时候是下午两点钟,我从候车室出来,迎面感受到了秋风的凉意。在站前广场的西边,一个穿着灰色夹克的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是父亲。从我上大学开始,每次我回家,父亲都会站在同样的位置,点着半根烟,远远地向出站口望着。”回来了,吃饭了吗?”父亲轻声问道,右手开始摸索口袋里的车钥匙。“吃过了,火车上吃的泡面。”我回答。“泡面没营养,以后少吃点。”说着父亲打开车门,有些费力地帮我把行李放到后备箱。“哦,知道了。”“上车吧,系上安全带。”我麻利地爬上车,突然看到右手边打开的盒子里有一份崭新的病例,就转头问他怎么回事,父亲微微一笑,说:“这次去医院看了,大夫说要药可以少吃,注意多休息,别受风寒就行了,省得花冤枉钱。”我突然想说些什么劝他,但是又咽了回去,父亲性子犟得很,谁劝都没用的。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家离学校很远,邻居家的孩子要么住在学校旁的公寓,要么乘坐私人开的那种很不正规的班车,只有父亲坚持骑摩托车送我,他认为前面两种选择都不安全,这一送就是五年,上学时,我最喜欢的就是把脸靠在父亲宽阔又温暖的后背上,从家到学校的路上可以补上一觉,听着父亲的稳重的心跳声我就会特别安心。就这样一直到小学毕业,我有了一辆自行车,学会了自己骑车上学。当时的我还不知道,几个寒冷冬天的路途奔波,已经让父亲落下了病根。从那之后,每逢阴雨天,父亲的关节炎就会犯,然后他就会让给我到抽屉里拿那种味道很浓烈的膏药,给他贴在膝盖上。作为孩子的我,当时还把这例行的贴药当作一种小乐趣。现在想来我心中很是愧疚。如果我能早点自己独立上学就好了,父亲也不至于遭受病痛的煎熬。但是,父亲从来不让提这件事,笑一笑就过去了。
  长大之后,我也逐渐明白了父亲的苦痛,我想,这也是当初我选择学医的原因之一吧,为所有像我父亲一样的父亲们病患减轻痛苦,替所有像我一样的儿子们尽一份迟来的孝心。
  这就是父亲,不把爱说出口却用行动深爱着我们。祝天下的父亲们安好!


【作者:医学院 杨依灿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