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大日记:经济学院本科生 刘佳

发布时间:2015/10/15 09:16:25   点击:  

10月14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坐车去华夏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进行学习和考察。这对我们大三保险班的同学来说是一次走向社会,接触我们与专业对口企业的好机会。同行的还有金融系的同学,大家都满怀期待。
  华夏保险山东分公司就在千佛山校区附近,王总和宋经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来到研讨室,大屏幕上播放着华夏公司的代表歌曲:怒放的生命。这首歌我曾经陪伴我度过了初中、高中,如今又在这里不期而遇。一开始听到这首歌,我以为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没什么亮点,可是当我看到屏幕里西装革履的员工,面带微笑伴着音乐用手语表达出它的歌词时,那种跟着节奏流露出的对保险行业的热爱爱,深深地感染了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恰到好处。
王总在发言中说到,保险这一行业是神圣而伟大的,它买入的是风险,卖出的是人民未来的平安和幸福。然而在中国,保险的地位正如每个人能想到的那样,的确是不高的,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业务员专业素养不高导致虚假或隐瞒宣传以外,还有很多值得深思的深层原因。我很认同王总的一个观点,就是商业保险的发展除了能给华夏民族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能从政治文化上给予影响:保险作出了中华民族从逻辑文化(储蓄传统)的坚守到弘扬契约精神的贡献。
  的确如此,卢梭倡导的契约精神给保险行业以深刻的启迪。保险依靠一纸凭书,依附信用,立足于市场。但不得不承认,中国的保险也有不足之处,汶川地震受灾最严重的震中区的投保率竟然为0,震后,没有保险公司的赔款,只能依赖捐款和救济,这是令人无奈的。这一事件触痛了政府,也直接导致中央对保险的重视。保险行业本应是备受重视与欢迎的行业,将风险转嫁,让保险公司为我们的幸福未来保驾护航。然而事实是残酷的,据我了解,很多本科保险专业的学生读研选择了其他专业,有的毕业后投身其他领域,而保险行业的高素养人才就这样流失了。
  学习保险,从事保险工作,我认为已经不再是自己谋饭碗的私事了,这在当今社会更是成为了学保险人的责任和担当,我们需要向全社会宣传风险回避和投保的意识,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社会也需要我们的努力。未来是不确定的,我相信我和我的同学们会为了保险行业的发展,留下来,并一直走下去。
  学会生存不是本事,学会承担,学会付出才是每个人要用一生去面临的挑战。



【作者:经济学院 2013级 刘佳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尚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