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山大日记:台湾逢甲大学交换生 崔颖
发布时间:2015/10/17 09:17:37 点击:
10月16日 星期五 晴
从台湾逢甲大学交流回来转眼已经一个多月,早就想提笔写写这一学期交流学习的感受。
台湾对我来说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处处都是惊喜,让我收获颇丰。对我而言,交流的意义在于,换一个环境沉淀自己,感受不同的生活与文化。
我所修的许多课程的教材都是英文原版,比如复变函数、材料力学、电子学等,老师上课用的讲义是英文,考试的题目也是英文表述。台湾人对于很多名词尤其是学术方面或者人名从不翻译,都是直接叫出英文读法,他们并不在乎什么文化保护,对外来文化不抵触,任其自然传播发展。不过,这也正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至今的一巨大特点,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大熔炉,什么文化进来都可以吸收融合,容其精华去其糟粕。台湾老师与大陆老师不同,他们虽貌似年老,却有一颗年轻有爱的心。我上他们的课一点都不会觉得压抑与无聊,因为他们讲课是富有感情的,是有味道的。我的流体力学老师经常讲:“下节课要点名哦,大家赶紧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打个电话发个简讯叫他们下节课争取来哦,因为我们的这次点名是要记分的。”
我作为交换生不只纯粹是文化知识的交流,文化知识的交流只是一种学习,而人文方面的交流才是对个人的升华。既然幸运地交换到了台湾,自然而然要感受属于台湾的气息。
来台之前,对台湾的了解不多,仅仅看过电影读过几本书,讲解那神秘的另一片中国。担心也很多,害怕讲错话,害怕同学的孤立,害怕政治立场的不同带来矛盾。但是当我真正站在台湾这片土地上时,感受到的只有如家般的温暖。当我和老师同学,甚至是一个陌生人讲话,最多听到的两个字是“谢谢”,去饭店吃饭付账时老板对我说“谢谢”,离开时还是“谢谢”,上公交车司机对我讲“谢谢”,下车又讲一遍“谢谢”,逛街无论买不买东西走时店员都会对我讲“谢谢”。时间久了,我也是常常把谢谢挂在嘴边,总感觉这两个字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简单的一句谢谢,一个微笑,让紧张的心情放松,让我感受到这里是处处充满温情的台湾。
在逢甲生活学习的半年,我感受到的只是能在这里读书的幸运和幸福。在不同的校园中,我们可以轻易发现,原来不同区域不同大学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很大的。这一年,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逢甲大学的校训“忠、勤、诚、笃”。有时候我就在思索我们的山大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深意所在,我想当我们踏出校园作为一名山大人跟他人提及时,也必是热泪盈眶而无比自豪的。
半年的交流生活转眼间结束了,我似乎已经习惯了台湾丰富的夜市文化,台湾人民的热情与慢节奏的学习生活。山大,再遇见你时,就像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回到兴隆山,嗅着山里分外清爽的空气,看着山里的树木依旧葱茏,和印象中的一样。现在的我,比半年前成长了许多,比以前更清醒更坚定地热爱着远方,用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
【作者:能动学院 2013级 崔颖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