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山大日记:口腔医学院见习生 贾淑媛
发布时间:2015/10/19 23:59:59 点击:
10月19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我们成为医学生以来第一次走进临床,早上七点多,我们便早早在停车场等待校车的到来,怀着好奇、新鲜又期待的心情,我们走进山大二院血液科的大门。 今天带我们的是张老师,非常的温柔和耐心,她把我们一上午的课程安排得非常紧凑,先是等待医生交班,然后跟着医生查房,之后再看一看实际的病历,进行一些相关的讲解和讨论。整个过程信息量都非常的大,我们十分认真地观察医生和患者交流的过程,虽然有很多东西仍是不懂,但是也让我们知道了理论和实际的距离。
一上午的经历给了我很多想法和感触,让我体会尤为深切和真实的便是“病房百态”四个字。有一个老奶奶住院,陪护的是她的老伴,医生查房的时候会询问一些情况,老奶奶有点耳背,每次都是老爷爷趴在老奶奶耳边用很高的声音重复一遍医生的问题,然后再非常清楚、字正腔圆地告诉医生老奶奶的回答,有时问的问题还要重复几遍,,就这样一问一答,老爷爷没有急躁,更没有不耐烦,看着他,我觉得非常感动,“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大抵就是如此吧,任凭岁月雕刻,任凭病痛折磨,我一直在你身边陪伴着照顾着,以一颗真诚又怜惜的心。十几个病人,十几个家庭,当风雨来袭,亲人们团结在一起,共渡难关。 除了亲情,医生对病人亲切的态度、仔细的询问、耐心的解释、老朋友般的问候,患者的一句“一切听大夫的”、家属的一声“大夫辛苦了”都让我觉得非常暖心。
确实,医患关系的紧张是社会的现状,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报道,医疗纠纷、打伤甚至打死医生、医生治死了人等等,这些新闻非常的多,上网可以搜出一大堆,但是今天第一次可以靠近一些真实的情况,我发现根本不是如此,或者说不全是如此。舆论的报道或多或少影响了大众的理智判断,添油加醋地叙述也会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真实,我并不是否认那些新闻的真实性,而是觉得我们把一些东西太过于放大,从而以偏概全了。冷静地判断、主动地交流是不可缺少的。
我在敲打这些文字的时候,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一个画面,就是上午张老师给我们讲解病历时偶然提到一个孩子然后说“那个小孩儿现在可能都不在了”,她的那种神情和片刻的全场静默让我们感慨万千,深深地体会到了生命的厚重与无奈,也有些理解了“医生”肩上真正扛的东西。唯有努力,方能不负重托。
【作者:口腔医学院 2013级 贾淑媛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