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大日记:文学院本科生 昃昊

发布时间:2015/10/23 08:57:46   点击:  

10月22日 星期四 霾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终于买了人生第一辆山地车。骑着属于自己的车,从中心校区赶回软件园校区,参加今年的车协新会员见面会,是何等令人感怀兴奋之事。
  到达的时候离见面会还早,教室里已经做了不少学生了,他们有的七嘴八舌地热烈讨论着、交流着,有的只是静静地坐着,好奇的眼睛不住地打量周围的人们。我感到一股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去年时的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宣讲会正式开始,软件园校区的执行在台上一一为大家详细介绍车协的活动,体训、拉练、冬至饺子节、315晚会、远征......看到那一张张照片,定格在那些难忘的瞬间,定格在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我仿佛又像去年坐在台下听宇哥讲话时,感觉到有一种温暖的热流在心中汹涌。唯一的不同,是照片上有了自己,取代向往的是回忆。
  那时的百团大战,一腔热血的我报了好多社团,加入车协最偶然。毕竟我从没骑过山地车,从没想过自己这辈子会和自行车有什么牵连。直到站在那幅远征地图前,看着骑行路线标过青海、漠河、呼伦贝尔,看着照片、视频里的车协人经历过风雨摧打,依然两手紧握、双眼澄明,张扬着无畏的笑脸骑行在属于他们自己的远方,我深深的被打动了。要看最好的风景,坐车太快、走路太慢,骑车刚刚好。
  不像其他人要么在宿舍睡懒觉、追剧,要么在图书馆泡着的生活,大一一年,跟着车协,我去过很多地方,看过杜张水库的湖泊、见过黄巢的篝火、喝过玉河泉的水、尝过锦绣川的果......我的大学再也不仅仅是那个狭小的宿舍、静穆的校园,是有山有水的大自然,是有笑有闹的队友们。当然,这一年我感受最深的,绝不是看过了多少风景,而是终于知道,车协不仅仅是个骑车的地方,是爬不动坡时队友喊的加油,是受伤时队医悉心的照料和其他人关切的问候,是冬至时那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是骑行途中那一路不断的歌声,是朋友,是家人。在这样一个集体感极度欠缺的时代,车协让我不再孤单。在这里说话、做事不会石沉大海有人听、有人懂、有人和你一起前行。
  收获了这么多,大二我便义无反顾地留任了车协的主席团,我想跟着车协去更多的地方,认识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大一,我一直跟着老会员安心的体验、经历,现在该轮到我为车协做点什么了。情不自禁的想走着老会员走过的路为它添砖加瓦,想用自己的双手来让它变得更好更强,想让更多的会员像我一样爱着它,车协对我来说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远方、一个梦想,更是一份责任,一种情结。车协会刊里有这样一句话“在一个组织中获得什么,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个组织能为你提供什么,而在于你如何经历。”而我感激,是车协在我青春里留下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天中心宣讲会后,黄老板说我还像个小会员似的,今天买车的时候老板也说,我是2015级车协第一个买车的会员。其实,没爬过药乡、雷达站、鹊山、海盗坡,没去过小长假拉练,没在冬至晚会上表演准备已久的节目,没参加京赛、远征,我就像是小会员,对协会的很多事情还充满着好奇与新鲜感,还有很多事需要我去经历。看着台下的新会员个个跃跃欲试,我好像看到他们中间坐着那个大一的自己,有着憧憬的眼睛和期待的笑容。
  “车协是一个有做梦的空间和实现的可能的地方。”那就继续和我的车一起,坐着云端上的梦,然后将车辙狠狠的烙印在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中。
  “青春有张不老的脸,属于每个追风的少年。”毕竟青春还长,我们慢慢行,欣赏。

【作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4级 昃昊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前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