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山大日记:图书馆公共书架参与学生 李逸恬
发布时间:2015/11/17 10:13:57 点击:
11月16日 星期一 雨
今天,在图书馆馆藏书目检索页面的公共书架栏目里,我甄选的主题书目上线了,它的名字叫“一部书,一个人”。先前使用图书馆的检索机,都是找到索书号后匆匆离去;而今天,我惦记着那个叫做公共书架的栏目——我精心挑选的二十二本书就静静地站在那里,像等待着知己的红颜。
初识公共书架,缘于我在图书馆的勤工助学。偶然的机会,我从图书馆老师那里得知,尼山学堂的学长学姐曾应邀为公共书架上的几组书目题写诠释句。他们的文笔很好,而我又是喜欢精致细腻文字的人,于是那些句子如悠悠行云、涓涓流水,在我心中静静流淌。所以当老师问我是否愿意加入到其中的时候,我心中是欣喜的。我仿佛看到先前的学长学姐们像现在的我一样,伏案思索,用心中最优美而贴切的句子来对主题进行诠释。这种感觉就像我为自己做的主题书目写的诠释一样:“在前人的身上隐约看到自己的影子。”于是在这一瞬间,我与那些素不相识的学长学姐有一种亲切而相通的感觉。
我的第一项工作是为“新进图书选”的书单题写一句诠释句。新书的墨香让我想到了浴后初妆的美人,想到了肤如凝脂的红颜,想到了新上的春茶,想到了雨后的初阳,想到了一切新奇而美好的事物。我原来一直怀疑自己脑子不是很好使,缺乏想象力,又毫无新意,但在这件事情上,我又对自己没有那么失望。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是不错的。
于是我又信心满满地接下了另一项工作,那就是列主题书目。我以为就我的阅读量来说,这件事情轻轻松松就可以搞定。可是灵感这东西就像个顽皮的孩子,总跟你捉迷藏,当要找他的时候他就忽然不见,任你喊破喉咙也无济于事。如果灵感是个孩子,那我又开始怀疑自己并不多产。终于想到,前些天在看人物传记,于是从中选一个角度作为主题。传记,是一个人留下的足迹。那些足迹或是清晰,或是黯淡;或是伟大,或是渺小;或是端正,或是扭曲;或是满载欢乐,或是烙印痛苦……站在他们中间,我仿佛透过历史,熟识了千千万万不同的人,体会到百态的人生滋味。这是我做“一部书,一个人”这个主题的原因。
我喜欢的作家是王小波,于是我把他的情书集《爱你就像爱生命》列入其中,并配了一句“王小波似水柔情的一面”作为说明。这时候我在想,我列出的主题书目,既不是属于我的,又的的确确是属于我的。不属于我是因为它会被放在公共书架的平台上,供别人浏览;属于我是因为,里面的内容掺杂了我的选择,我的喜好,我的情感,并且它是一条纽带,把我的这种倾向传递给他人。老师也说,公共书架是一块田地,这块田地要交给更多的学生去耕耘去创作,学生参与下做出的栏目、列出的书单,大概在学生这个群体中能够引起更多的共鸣和交流。
是的,我也希望我的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能够吸引更多人去关注、来交流,希望有人能回应我的话:“历史像一片沙滩,前人在上面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脚印。在他们身上,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会有声音回答我说,“是的,我看到了”。或是,“不,我没有”。
然而,我知道,并没有太多人会注意到这个叫做“公共书架”的栏目,他们就像先前的我一样,急急忙忙地检索书籍,又匆匆地离去。而公共书架就像是路边绽放的一朵花儿,即使路人行色匆匆视而不见,她也会拼命地绽放。
老师说,公共书架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丰富,难免会有不足之处。但我知道,它会慢慢长大,慢慢成熟,慢慢完善。而这最初的开拓,我竟然是其中的一个参与者——这让我为此感到欣喜,就像见证了一个孩子的成长一样骄傲。这里面包含的,是一个个主题,一句句寄语,数十种相关书籍,当然还有一波一波默默奉献的人。
或许有一天,我已不在图书馆勤工助学;或许有一天,我离开了这所大学、离开了曾经服务的图书馆。但我知道,花费心血做过的事情就不会忘!
就像《小王子》里说的:“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费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花变得如此重要。”
【作者:文学院 2013级 李逸恬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