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山大日记:兴隆山图书馆工作人员 袁玉帅
发布时间:2015/11/20 08:40:44 点击:
11月19日 星期四 晴
11月的兴隆山美的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漫山的红叶和缭绕着白雾的天工湖将整个校区装点的充满了诗情画意。在这样如歌的日子里,我来图书馆工作整整三年了,三年来最大的收获是应该是逐渐学会了如何踏踏实实地做好手中繁琐的工作,明白了责任心是一个社会人的必不可少,也转变了曾经对图书馆和图书馆人的看法,当然,同样重要的是,我结交了生命中难得的长辈,师长以及亲密的伙伴。
伴随着我的成长,兴隆山分馆也满三岁了,她的设施越来越完善,内涵越来越丰满,她像是我心中一座完美的知识宝塔,她是这么的先进和舒适,以至于每次接待参观团时,内心的骄傲和激动都溢于言表。我很庆幸,我是这里的一员。我更是感到幸福,因为我有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都是这座知识宝塔的守护者和建设者,相同的工作志向和追求,让我们的心始终紧紧相连。
今天,是像往常一样的分馆馆员培训日,为了在不久后的广播操比赛中赢得好战绩,所有人不论年龄大小,都全力以赴。与往常轻松活泼的气氛不同的是,大家心里都有一丝心酸,因为这是侯馆长最后一次亲自喊着口号带领我们做操了,青岛校区的调令说来就来,下周,侯馆长就要奔赴中心校区工作,为了青岛校区图书馆的建设做全面的准备。也许就在明年,侯馆长及馆内的部分老师就要前往青岛校区工作了。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自己很难过,图书馆的工作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工作以来的领导和同事也是自己走出校园后交往感情最深的人,不舍与留恋都是理所当然。毕业前,辅导员都说社会很复杂,工作后认识的朋友不会像同窗那样单纯和美好,但是我却窃喜地感受到,在这里,我遇见了生命中的贵人们,他们关心我在工作中成长,陪伴我的学习和磨练,是侯馆长在一次次的对昔日图书馆工作的回顾与谈心中,让我们逐渐了解了图书馆每一步的变迁,让我们知道了科技与信息为当代图书馆事业带来的改变,让我们爱上现在的工作,爱上书本,爱上图书馆事业。
看着侯馆长有些红肿的眼睛,我知道她也很不舍,她说:“以往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大家都多多包涵………”年轻人们的眼泪开始打转转,他们都想说:“谢谢您,教会我的工作,指引我们做人,以往的无知和幼稚,感谢您如此担待!”我的心里也隐隐的疼,似乎每次图书馆馆舍搬迁、修建新馆都离不开她的身影。在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的青岛校区,她又要从一点一滴,重新开始了,我还记得去年体检完,她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担心自己心脏和血压。而现在,新馆的建设让她感到期待,好的经验和方法,她想要带去青岛,为那边的孩子们也建造一座舒适安全强大的知识宝塔。我想,如果侯馆长离开济南,她留在我心中的印象,会是怎样呢,是那个清书时戴着老花镜,踩着椅子带领大家扫书码的找书专家?是元旦晚会上系着大红丝带扭着大秧歌的文艺标兵?是工作闲暇之余召集年轻同事谈工作谈人生谈家庭谈教育孩子的知心阿姨?是馆里举办重大接待活动时细心准备,全力组织的接待团团长?是迎接退休老馆员回馆参观时,见到自己老师和老领导欢喜得手舞足蹈的老小孩?还是一次又一次为了给分馆的年轻同志们提供更多学习和提升机会而在总馆会议上据理力争的固执领导?哪一个才是她呢,亦或者,这些都是她,都是一个普普通通在图书馆业工作了三十多年老图书馆人对事业的尊重与挚爱。
临别之际,年轻的我们最想表达的是深深的祝福,希望即将奔赴新战场的侯馆和老馆员们保重身体,工作顺利,希望新馆的建设可以圆满完成,多创佳绩,虽然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我们,也会牢记自己的使命,努力学习,多多锻炼,成立一个技术能力过硬的图书馆人,一名真正有所担当的山大人!
【作者:兴隆山图书馆 袁玉帅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