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刘怡
发布时间:2015/12/09 09:14:14 点击:
12月8日 星期二 晴
上周六班主任带我们和大四的学长学姐(预备党员)一起去泰安。然而,并没有像期待的一样去爬敬仰已久的泰山,只是在泰山脚下仰望。但泰山也许一生可以去很多次,但这样的泰安之行可能一生也不会再遇见一次。
也许,今天写这篇文章的心情已经不同于那天的心情,而所见所感可能也已经在记忆中发生了偏差。但,也许,时隔几天,思维才不会毫无理由地被主观情感所控制,才能稍许客观地记下这次泰安之行。
我们去了泰安特殊教育中心(盲校),这是我第一次去这样的地方。出发之前,班主任特意强调对他们最好的尊重就是把他们当做正常人,不需要刻意的怜悯。而真正见到他们的时候,反而觉得应该被怜悯的是我们,他们比我们活得有血、有泪、有故事。学校不大,一踏入校门便可以看见“热烈欢迎山东大学学生们莅临我校考察”的滚动字幕,能看得出他们的用心。简陋的操场,高高的树上挂着果子,简简单单,却让人觉得温暖,像小时候那个充满童真的校园。为了接待我们,学校特意准备了节目,小小的一个屋子,没有暖气,却有很用心安排的简单的帷幕。校长很和蔼,像大家长照顾着一群孩子,校长讲话没有冗长,只有梦想,听得热泪盈眶。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和校长一起宣读“美丽约定”,那些简单而又炙热的梦想让我们动容。也许,他们生来就有残缺;也许,他们的父母还在背井离乡地打拼;也许他们永远也不能用眼睛看见这个世界;也许,他们、我们,并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还有很多人在抱怨社会、抱怨命运,开始失望,继而失去希望,转而嘲笑希望。心灵鸡汤也许并不能改变什么,但看见他们这样美好地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还有什么理由去遗忘梦想。
但我们也应该思考,中国还有多少这样生活在黑暗里的孩子,没有办法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只能选择辍学或者在普通初等教育学校忍受差别对待。而这样的孩子,大多数只能成为推拿师,或者小部分能够成为调琴师。进入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对于他们而言,有希望,却很渺茫。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尽我们去帮助他们,但我们必须要去做,必须要有人愿意并竭尽全力地去做,他们才会真正生活得和我们一样。
【作者:政管学院 2015级 刘怡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春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