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谢颖
发布时间:2015/12/12 08:25:52 点击:
12月11日 星期五 晴
周五,原本上午有课,遗憾的是老师生病临时取消了课程,恰巧学院里有一场讲座,于是自己果断取消了自习计划,决定去接受这一次难得的学术洗礼。
这次讲座邀请的是吉林大学长白山学者麻宝斌教授,主题是“政府执行力的提升之道”。教授从“执行力”的蕴涵入手,详细阐述了企业经营中的执行力实践对政府执行力的借鉴意义,并为我们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建议。 讲座主要围绕“政府执行力提升之道”展开,也许因为自我的专业素养还比较浅薄,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还没法科学地形成自我的见解。于是在这里,我想就个人层面而言,谈谈自己对“执行力”的看法。简单地说,它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说到做到”。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在工作车间的通道中间划了一条黄线,任何情况,员工都必须靠右侧通行。也是在你我看来,这条规则有些小题大做,但这却是“执行力”的一种深层体现——这并不是交通规则的一种简单延续,而是在海尔的每一位员工心里扎下一种信念——把规则内化到不自觉的行为举动,这就是“执行力”。
借一公式来进一步阐发我的感悟——个人执行力=工作能力×工作意愿×人生哲学。工作意愿就是你多大程度上愿意发挥自己的能力,并持续不断地学习;人生哲学就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的总和。
似乎身边的伙伴和我都有一通病——拖延症,不到最后时刻不会完成任务。对我们这群人而言,Deadline就是第一生产力。今天听了教授的一席话,才恍然大悟,细细思索,这竟然就是缺乏执行力的典型表现。许多任务一早布置下来,但我们却容易将它们搁置一旁,等到临近期限,才焦头烂额地熬夜赶工。
反观自身,自己的这一症状也不轻,管理学中的“80/20” 法则在我们的行为上也可见一斑——在最后20%的时间里去完成80%的任务量——这种类似很戏谑。年级的大一经验交流会的时候,有学长学姐介绍了象限管理法——两坐标轴分别代表紧急、重要。在我们这群“拖延症”的人身上,时间精力往往被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所占据,以致忽略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等到它们成为紧急的任务,我们于是手足无措、着急忙慌草率地完成这些任务。深刻反思自我,联系今天教授所讲的“执行力”,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提升自我的执行力,为自己每天的日常、阶段学期的学习任务制定合理规划,激发自己每天学习进步、自我充实的学习意愿,并努力改善自我的行为准则,将执行力的提升内化成今后的自觉行为理念。
一上午的讲座,尽管自己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仅有浅显把握,却更多地收获了对自我执行力的反省感悟,这也是一种价值所在吧。
【作者:政管学院 2013级 谢颖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