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环境学院本科生 王秋颖

发布时间:2016/02/28 09:03:54   点击:  

2月27日 星期六 晴

  “砰------”哎,手机又掉到地上了。慢吞吞地拾起我的手机,心里一边想这次又摔到哪里了呢?虽然这样想,我却不以为意,数次的摔手机已经让我感到麻木。不过这次,我仔细地端详起这个陪伴我两年的家伙。正面的手机膜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布满了一道道显而易见的划痕,俨然像老人皴裂的手背;背面依旧反射着图像,却一片晦暗,不复最初的光洁;四个角上遗留下磕磕碰碰的痕迹,用手摩挲便是坑坑洼洼的触感;耳机孔和USB接口的壁上,已经附上了灰黑的尘污。
  犹记得去年练习广播操,一个跳跃让手机脱兜而出,右下角磕出一道痕迹;一次逛街将手机与钥匙同处一处,等我取出的时候,屏幕被划了浅浅的一道......这些,都让当时的我感到心疼。再看现在,摔手机、划膜早已习以为常,我也越来越不在意,手机也越来越伤痕累累。
  我想起了“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抛,丝毫不觉羞愧。我想我的手机就好比一扇“破窗”,当它崭新、光洁的时候,我会很爱护它,舍不得它受到丁点破损,然而当它出现破损,我便不再那么珍视。一扇“破窗”,可能只是每天发生的小事,比如随地扔垃圾等,都如一扇完整的窗户被无端打破,对社会来说也许只是微创。然而“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若这些现象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最终就会恶化甚至成为社会的重创。
  幡然醒悟,我郑重地决定,我要重新珍视我的手机,像对待一部新手机一样对待它。我还要用心爱护周边的环境,做“破窗效应”的终结者。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作者:环境学院 2014级 王秋颖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黄冲】